在現代戰爭中,此方法更是得到了廣泛應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希特勒當局為了隱藏進攻法國的軍事意圖,麻痹各盟國的政府首腦,接連29次改變入侵法國的開戰時間,並多次把改變的日期通過一些途徑讓盟國的政府和軍方獲悉,使之習以為常,從而慢慢地喪失了警覺性。等到英法的情報機關在希特勒真正要進攻法國的前夕,將德國軍隊在法國邊境調動的情報傳回國內時,英法當局對此“情報”嗤之以鼻,根本沒有放在心上。結果納粹的軍隊繞過了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到巴黎城下,使當時號稱歐洲大陸第一陸軍強國的法國於半年內投降。
無獨有偶,第三次中東戰爭後,以色列占領了原本屬於埃及的整個西奈半島。埃及潛心複仇,數年間一直選擇在以色列的一個宗教節日當天,隔著蘇伊士運河舉行軍事演習。以色列初時還在運河對岸嚴加戒備,後來也習以為常,開始正常過節。等到埃及真正要發動突襲時,他們白天向運河西岸調動一個旅,傍晚又撤回兩個營,暗中留下了一個營,使以方誤以為埃及又在例行演習,繼續放鬆警惕。結果埃及秘密集結了部隊,突然越過蘇伊士運河,將以色列打了個措手不及。這樣埃及就在第四次中東戰爭初期處於有利地位。
“商用新解”
員工是這樣“炒”掉老板的
克羅克原先是美國的一個窮小子,沒讀完中學就出來做工,養家糊口,以維持生存。後來,他在一家工廠當上了推銷員,一方麵收入有了一定的提高,生活有了明顯的改善;另一方麵,也是更主要的,他在推銷產品過程中走南闖北,結識了不少人,交了許多朋友,增長了見識,積累了大量有關經營管理方麵的寶貴經驗。一段時間後,他開始越來越不滿足於給別人當雇員了,一心想創辦自己的公司。
可選擇哪一行呢?“民以食為天”,他通過市場調查發現,隨著人們工作生活節奏的加快,當時美國的餐飲業已遠遠不能滿足不斷變化的時代要求,急需改革,以適應億萬美國人的快餐需求。
然而,想歸想,要將其變成現實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必須為之付出一定的代價。克羅克麵臨的首要問題就是資金問題,要實現鴻鵠之誌沒有啟動資本就如同“水中月”、“鏡中花”,可望而不可及。“一分錢難倒英雄漢”,這話一點不假。對於一貧如洗的克羅克來說,自己開辦餐館又談何容易呢?
思來想去,他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在做推銷員工作時,曾認識了開餐館的麥克唐納兄弟,倒不如自己憑雙方交情先打入其內部學習,以最終實現自己的偉大抱負。
主意已定,他找到麥氏兄弟,對其進行了一番稱讚後,話鋒一轉,開始講述自己目前的窘境,待博得對方的同情後,便不失時機地懇請麥氏兄弟無論如何要幫他這個忙,答應他留在餐館做工,哪怕是做一名跑堂的小夥計也行,否則,他的日常生活將麵臨危機。
在過去一段時間的接觸中,克羅克深知這兩位老板的心理特點。為盡早實現自己的遠大目標,他又主動提出在當店員期間兼做原來的推銷工作,並把推銷收入的5%讓利給老板,麥氏兄弟見有利可圖且眼下店裏確實人手不足,便十分爽快地答應了他的要求。
克羅克進入快餐店工作後,很快就弄清楚了其實力與條件。為取得老板的信任,他工作異常勤奮,起早貪黑,任勞任怨;他多次建議麥克兄弟改善營業環境,以吸引更多的顧客;並提出配製份飯、輕便包裝、送飯上門等一係列經營方法,以擴大業務範圍,增加服務種類,獲取更多的營業收入;還建議在店堂裏安裝音響設備,使顧客用餐更加舒適;他還大力改善食品衛生,狠抓飲食質量,以維護服務信譽;認真挑選店堂服務員,盡量雇傭動作敏捷、服務周到的年輕姑娘當前方招待;而那些牙齒不整潔、相貌平常的人則安排到後方工作,做到人盡其才,確保服務質量,更好地招待顧客。當然,他的每一項改革都使老板感到滿意,因為,他的言談舉止總是表現得那麼坦誠,那麼可以讓人信賴,總是給人留下謙虛謹慎的極好印象。由於他經營有道,為店裏招待了不少顧客,生意越做越好,老板對他更是言聽計從,百依百順了。餐館名義上仍是麥氏兄弟的,但實際上餐館的經營管理、決策權完全掌握在克羅克的手中。這一切正是克羅克通向其最終目的的鋪路石,可憐的兩位老板卻一直蒙在鼓裏,對此並無絲毫戒之心,甚至還在暗自慶幸當時留下克羅克的決定是對的,多虧他的有效管理和辛勤治店,餐館的生意才這麼興隆,財源滾滾而來,大有“伯樂相識千裏馬”之自豪與快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