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市是這個國家最知名的大都市,作為經濟和改革的重點,生活在這裏的絕大部分人都在飛快的生活節奏裏忙碌。主流的相關詞語是“現代化”,“金融中心”,“商業”,“與國際接軌”。近百年來,這裏一直被作為帶動古老國家變化的前沿。因此,有些古老的詞語看上去和這裏顯得格格不入。比如說,“江湖”。
YP區是S市的重工業區,也是比較另類的一個區域。如果你從穿越這個城市東西兩個部分的大橋上往下看,會發現這裏除了低矮的舊樓,幾乎到處都是煙囪和廠房。人們生活在狹窄的弄堂和低矮的平房裏,三分之一的居民家甚至沒有抽水馬桶。在這個城市飛速發展的那十年裏,這裏的環境卻幾乎沒有什麼變化。這裏的人,也還和曾經那個“江湖”有些關聯。
某年,一個普通的周末的正午,在YP區一條平凡地小弄堂裏。
“不對不對,雞步樁不是那麼站的!”一個精神矍鑠的老頭向一個保持著奇怪站姿的俊朗少年大聲嗬斥著。少年費力地保持著姿勢,但身形已經有些搖晃,臉上也大汗淋漓。
“跟你說了多少次了?雞腿,龍腰,熊膀,鷹捉,虎抱頭,雷聲!別把根拔起來,氣給我沉但丹田裏去!”
“師傅,我快站不動了!”
“連這點苦都吃不了,你還怎麼學功夫啊?給我站好!”老頭手拿一根竹條,“啪”地抽打在少年的臀上。
“是!”一聽到“功夫”兩個字,少年原本已經有些渙散的神情立刻變得堅定。他挺了挺腰杆,仔細回味了一下樁功裏“鬆肩墜肘”的原理,姿勢立刻看上去有些不一樣了。
又過了那麼一會兒。
“好,樁子站得可以了!現在走幾圈雞步給我看看!”
少年仍舊保持著那個奇怪的姿勢,腳下邁開步子走了起來。他走的那個叫“雞步”,看上去還真像一隻雞在走路。來回在百多米長的路上走了十幾圈,正午的太陽狠狠曬著,少年雖然汗流浹背,但身形卻越發穩健起來。
“劉師傅,又在教新收的徒弟架子盤子啦?”一個路過的中年人說道。這個被稱作劉師傅的老頭在這一帶小有名氣,很多人知道他會功夫,但很少有人具體知道他教的是什麼拳。
“我看這個小夥子學得很快啊,才來一個多月,已經有模有樣了!”
“他的確天賦不錯,而且能吃苦。現在的年輕人有幾個能吃苦的。但我的功夫總要找人傳下去,不然對不起祖師爺!”劉師傅點了點頭說道。
“我看這個小夥子可以,你收了那麼多徒弟,就數他學得最快。”
“有天賦能吃苦,還得肯練,肯想,還得敢打。不然就算功夫練出個樣子也沒用。”劉師傅解釋著,隨即又對少年說道:“好了,別光走雞步了,現在做龍調膀!”
少年聽到這話,立刻邊走前後邊甩起了膀子,每一步的步法也由穩健地“踩”變成了短小迅速的“竄”。隻見他竄一步甩一次手臂,相當有節奏感。每一次呼吸也和動作配合得很好,發力十分順暢。
劉師傅又讓少年變換了大劈,掄(金雞抖翎)等動作,看著自己的徒弟走完整整五十圈後,終於叫住了他。此時已經是下午一點多了。
“今天就先到這裏吧,回去洗個澡好好休息。下個星期繼續!”
“師傅,今天不教我新的動作了麼?”少年有些失望地說道。
“你的架子盤得是不錯了,但離真正的好還差得遠。回去多練習練習,下個星期如果有進步了,我再教你點新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