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烘焙一份好心情(1 / 1)

烘焙一份好心情

會生活

作者:嗬氣如蘭

買回烤箱的那天,某人無奈地說,這幾百元估計是又要糟蹋了,你能用個幾次就不錯。兩年後,某人滿意地大嚼剛出爐的長辮麵包,笑稱,這烤箱是我們家近期比較成功的投資。

每個女孩的童年都有一些小小樂趣,書本之外,總還有一些專屬於自己、投入瑣碎時光和專注心情的遊戲。譬如變幻花樣的手工編織,譬如跳繩、折紙。我的樂趣是把老媽吃剩下的烏雞白鳳丸的蠟質外殼,揉捏成各色小人、小動物或是說不上名字的我認為的物件。上課時,無聊地在課桌下慢慢使勁,扁了又圓了、方了、活了,一直到黃白的蠟變濁變黑。

在由小女孩慢慢成長為女人的路上,關於童話、遊戲以及和繽紛的卡通公仔、彩色肥皂泡一樣絢麗的各種小小夢想,一一折疊好收藏進成長麵具下的某個角落。小女孩留起披肩長發、穿上高跟鞋去戀愛、結婚,孕育和誕下小小娃娃。在除盡鉛華、洗手做羹湯的日子裏,瑣碎的、充滿責任的生活畫卷在麵前次第展開,放置遊戲和玩具的那個角落,被歲月的手輕輕遮蓋。直到某天,一本畫冊,一盒同事帶來的手工小餅幹,一個叫烤箱的電器,走進了現在生活。

起初,就像開始所有的新遊戲,我們是笨拙的參與者,或多或少地經曆失敗和懊惱:打雞蛋打到手軟乏力,把蛋糕做成蛋餅,搞不清酵母和泡打粉,做出焦黑石頭樣的小餅幹,麵團發了3個小時還是小小的一坨……然後就在數次的失敗後開始偶爾收獲喜悅的成功:第一次鬆軟金黃的戚風蛋卷,第一次保持住漂亮花紋的黃油曲奇,第一次滿室飄香的豆沙小麵包……和麵做吐司的時刻,散碎的粉末慢慢在手下聚攏,最後變成光滑的、帶著酵母香氣的雪白麵團,那些已被歲月湮沒的童年的滋味,關於遊戲的心情,也在這隱約的麵香裏鮮活了起來。

身為女子,如何能不愛這種感覺。在有陽光的午後或是冷雨的夜晚,就用最簡單的麵粉、雞蛋、糖和牛奶,加一點酵母,加多一點對家人的愛,用遊戲般孩童的心情,去製作和期待。細膩的甜蜜,等待的未知,不到出爐的時候,永遠不能確定成品的最終賣相和小小神秘的口感,餅香滿屋的溫暖,令一蔬一飯的平常日子瞬間甜蜜起來。

投入地愛上這種遊戲,有許多不足為外人道的喜悅,最常見的疑問是:這麼費心思和時間的東西,不是隻需多花一點錢,就可以從麵包店買到了?這也許就是手工小餅幹和機器成品的區別。亦舒的《喜寶》裏有一段:“我轉頭說:‘我做一個蘇芙喱給你吃。”“你會得做蘇芙喱?”他驚異。我微笑地點點頭,“最好的。瞧我的手勢。””身為梟雄,他愛上她,不僅僅是美貌和年輕,還有他最愛吃的這種“最難做”的點心。無他,皆因隻有用女子最細膩的心思,最從容的姿態,才能不失毫厘地完成這種帶給舌尖齒畔鬆軟、甜蜜和酥香滋味的點心。即便是富可敵國的他,也在那一刻,那間灑滿陽光的屋子裏,被年輕的她的背影和這份甜蜜所打動。

那麼,準備好了嗎?讓我們放縱一下自己的心情,找一個快樂的日子,揮霍一下時間,為他,親手做一塊烙上自己印記的、獨一無二的點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