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過夕陽紅
生活風向標
作者:羅大木
古代中國皇帝登基以後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後宮選妃?派兵征蠻?其實是尋找長生不死的妙方。從秦始皇到漢武帝,從唐太宗到明嘉靖,他們對於長生都有著瘋狂的執著,甚至不惜遣人至海上尋找仙人,親自嚐試各路方士煉出來的丹藥……可最終他們無一例外地長眠黃土,甚至還有人因為服用丹藥而殞命,長生不老至今仍然是夢一場。
人們不禁向大自然發問:“為什麼自然創造了生命也創造了死亡,難道人一生下來就是為了老去嗎?”
時間線上的單程票
苦命文藝打工族青年的早晨,往往伴隨著對著鏡子發出的一聲嗟歎:“今晨的容顏老於昨晚。”
看看你幾年前的照片吧,是不是發際線如海岸線般後退,露出了高昂發亮、還有些許皺紋的額頭?看看眼角吧,是不是又平添了許多細碎的皺紋?看看投在牆上的影子吧,是不是曾經的挺拔不再?看看眼睛吧,曾經清澈透亮迸出朝氣的雙瞳是不是漸漸變得渾濁……
當曾經在暴雨裏的足球場上橫衝直撞的少年看到體檢報告上的指數清晰地表明:血三脂,高;血糖,高;尿酸,高……在大塊朵頤的時候終於心有戚戚焉,生活中的禁忌也越來越多:太油的不能吃了,太甜的不能吃了,太多好吃的都高膽固醇……
伸出手來,赫然發現有的人手臂上長出了一塊黃褐色的斑點,人們把它叫做“老年斑”,準確的醫學解釋是:這是因為人年紀大了,新陳代謝減緩,體內的脂肪被氧化成了褐色又無法排出造成的。
就像是永遠奔騰向海的河水,地球的公轉使得它永遠無法往回流,身體上發生的種種都在明白無誤地告訴你:身體的機能已經在下降,歲月已經無情地侵蝕了你的身體,我們坐上一列由時間駕駛的單向列車,奔向生命的終點一去不複返了。
那些從掌縫中流走的細沙
在人類對死亡的探詢和抗爭的過程中,人們從生活環境、生活方式、精神狀態、遺傳因素等方麵揣測出衰老的原因,但最後的結果很有可能來自於這幾個方麵的綜合影響。
目前國際學術界公認的關於衰老的成因是“自由基學說”。細胞在正常的生理過程中所產生的代謝產物裏有一種叫做“自由基”的產物,這種產物本身具有很強的氧化性,並極富攻擊性——它們會造成DNA長鏈的損傷甚至是斷裂;它們會使蛋白質和具有代謝功能的酶交聯,失去正常的功能;它們的強氧化作用會讓細胞膜破損,使得細胞失去正常形態。而人體清除這種物質比較困難,要耗費比較大的“功夫”。如老年斑的形成,很多學者都認為這是自由基攻擊脂肪組織的結果。
隨著研究的深入,學者還發現人的免疫係統與衰老息息相關。一些學者認為,當一個人的免疫係統功能開始衰老時,整個機體亦開始加速衰老,表現為免疫係統不能很好地清除身體裏發生癌變的細胞,不能很好地抵禦外來的入侵者,造成癌症以及各種疾病的發生。而另一些學者認為,衰老本身不是細胞死亡和脫落的被動過程,而是最為積極地自身破壞過程,“劊子手”就是免疫係統,監斬官竟然是基因!
還有一種說法與細胞內的基因有關。發現者Olovnikov提出,細胞在每次分裂過程中都會由於指導DNA複製的酶的先天功能障礙而不能完全複製基因,因此經過多次複製以後造成基因丟失,最終引起細胞衰老死亡。而為了防止這樣的情況發生,一般在每一段DNA的開頭與結尾部分都有一段無意義的重複片段,為“丟失”而生。當端粒在細胞一代又一代的複製過程中被漸漸丟失,最到有意義的DNA片段也開始丟失時,細胞的生理功能與結構就開始不正常,於是衰老也就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