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絮語

開篇語

在本期刊物中,我們向讀者推薦兩篇作品:一篇是寧夏作家唐榮堯的《在伊犁,香味裏醒來或睡去的時光》,另一篇是埃及作家賈邁勒·蓋塔尼的《我與開羅》。兩位中外作家關注的對象顯然有別,前者是回族人在中國西部邊城伊犁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民族敘事;後者是文明古都開羅大街小巷中可圈可點的人生往事。這兩篇作品之所以特別推薦,是因為兩位作家在國內外不同的民族文化和曆史的寫作中,持有一種共同的文學寫作姿態——文學的描繪者要親身走進被描繪的世界。這樣的作品書寫的是作家之我“在場”的真情實感。其實,這也是本刊多年來倡導的一種寫作取向,我們希望今後能有更多的作家,積極投身到這一寫作方向上來,為讀者創作出更多走進生活、貼近實際的好作品。

本期“回族影像”欄目中的老照片,為讀者呈現了西部鮮為人知的一段往事。1936年紅軍西路軍兵敗祁連山下,一批紅軍戰士曆經磨難、入鄉隨俗,在青海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紅色記憶。令人遺憾的是,今天當我們把照片中的他們,呈現給讀者時,這些紅軍戰士都已經先後離開人世。所以,這一期“回族影像”可以說是編者對逝者遲到的紀念。

《回族文學》創刊已經三十五年了,為了進一步促進中國回族文學和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文學創作的發展和繁榮,進一步提升《回族文學》在中國文學期刊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首屆《回族文學》獎的評獎工作目前已經啟動,本期刊物中特別刊發了首屆《回族文學》獎評獎章程,希望引起廣大讀者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