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作者:

辭舊迎新的鍾聲,既悅耳,又悠揚。

鍾聲令人感慨;更令人怦然心動,心緒向往。感慨的是,我們在“科學發展觀”的引領下,在上級部門的指導和眾多作者與讀者的關愛下,堅持文學藝術“三貼近”的操作原則,經過春夏秋冬四季的不懈努力,不但圓滿完成了虎年的編輯工作,並在稿件選擇、四封裝幀、出版發行等方麵有了一點的突破,這是值得欣慰的幸事;無疑,這也是我州文藝園地的幸事,是我們與州內外廣大讀者和作者共同努力的結果。而我們之所以心緒向往,乃因麵對新一年的到來,我們文學藝術的步履,將會伴隨著黨中央關於十二五規劃宏偉藍圖的製定以及一係列改善國計民生方針政策的出台,神州各地將會產生一係列的、由量變到質變的深刻影響,這種深邃與悠遠的精神動力,無疑會激勵眾多文藝家們的創作熱情,進而寫出無愧於國家民族、無愧於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來。為此,惟願我們的《含笑花》能在黨的陽光雨露之溫潤下,微啟朱唇,臨風荃爾,盛芳於邊城文山,四溢於州內省外。

在本期《含笑花》當中,《耍陰涼》的作者通過一萬多字的篇幅,把現實生活中部分小吏的醜惡心性痛快地“耍”了一把,讀後甚感痛快;《蒼生夢痕》是個大標題,作者擬在其作品中,展現兩個家庭成員在幾十年生命曆程中因為特定環境之風向而展開的明爭暗鬥、是是非非、恩恩怨怨,而到頭來,無論每一個人都不是生活邏輯上的贏家,進而都在生命曆程的最後關頭,發出了無可奈何的感慨:麵對大千世界,我們每一個人都無比渺小哇;此外《會說話的陶瓷》讓人深感一個“情”字好生了得;“七色琴弦”欄目中的詩作寫出了一種感動,“思緒放飛”與“民族花籃”裏被融入了“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生命意象;而“塵囂靜處”欄目中的兩篇文章,卻以一種淡定的情緒,與讀者交流了生命中的真知灼見,讀後令人感慨頗多。這就是文學的力量。

這就是藝術震撼力。這就是生命中的纏綿悱惻,低吟淺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在新的一年裏,讓我們與廣大作者和讀者們一道,手拉著手,肩並著肩,呼吸著清新氣息,感悟著生命意義,把握著時代脈搏,徜徉在偉大祖國的文學大道上吧——

因為“踏遍青山人為老,風景這邊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