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西餅”為西方舶來食品,包括麵包類、蛋糕類及西式點心等。“西餅屋”顧名思義,是經營“西餅”的固定場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簡單傳統的食品填飽肚皮的時代已過去,人們更加注重食品的營養與健康,把食品的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安全、營養、方便、美味已成為食品生產的四大要素,人們的膳食結構已呈現出品種和口味多樣化的趨勢。傳統的稀粥、鹹菜或大餅、油條,因其品種單一,製作、購買費事,逐漸被麵包替代。麵包鬆軟可口,口味多樣,易於消化,尤其是西式糕點經過烘焙的香味,是中國傳統食品所不具有的。高纖維麵包的主食麵包、五穀雜糧主食麵包、早餐麵包、低熱量麵包等的需求量日趨增長。人們選擇麵包及西式糕點已不再是追求生活情趣,而是成為餐桌上的主食之一。

西餅業在中國已有幾十年的發展曆史了。現在,不管是在繁華的大城市,還是在中、小城市,甚至在縣、鎮都可以看到西餅屋或麵包房。這種充滿異域風格的西餅屋以獨特的裝修風格及經營特色與中式傳統糕點平分秋色,西餅已進入中國普通家庭,成為人們美味飲食中的一部分。兒童、學生及女性成了西餅屋主要消費人群。

據權威機構的統計數字顯示,2003年,中國國內西餅市場消費高達800多億元,平均每10萬人擁有一家西餅屋,而日本每7000人擁有一家,韓國每9000人擁有一家,新加坡每11000人擁有一家。未來幾年,西餅業將幾何式增長。

市場上一個普通麵包重量約75克,所需原料成本為0.16元,其它費用0.10元,綜合成本0.26元,售價在1元以上,利潤300%以上;而蛋糕的利潤有的更是高達500%。綜合起來,單店每日利潤近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