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危局(2 / 2)

嵐琴不知道葉羽有了什麼主意,但她隻是寸步不離的守著他,不讓他陷入危險之中。

葉羽不顧危險,縱馬衝上山丘頂上,開始不斷的揮舞馬鞭做出召喚人的動作。熟悉葉羽的人們大概立刻想到了,十年前洪武二十三年初的時候,葉羽在大同渾源縣城外做了類似的事情。

這一幕依然有剽竊長阪坡張飛智退曹軍的嫌疑,但葉羽此時已經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了,他隻能孤注一擲。

這一招有沒有用,其實不取決於使用計策的葉羽,而是取決於敵人。

葉羽之所以敢用這一招,多半也是因為平安太過了解朱棣的原因。葉羽認為,以平安對朱棣的了解程度來看,他若是看到了自己的舉動,多半會第一時間認為朱棣埋伏了主力軍隊在此,再加上朱棣剛剛拚命率軍衝向河堤的堅定表現,讓平安在心裏更加相信這一點。

所以,葉羽使用了這最後一個辦法,也是如今唯一的辦法。

不知是葉羽把平安看透了,還是老天爺都幫著他們,平安和李景隆看到有人在河堤山丘之上揮舞馬鞭後,便一門心思的認為北軍埋伏了主力部隊在此。

隨即,李景隆和平安達成共識,下令全軍撤退,觀察敵軍動向再做打算。

也就是他們的這個命令,讓北軍暫時有了喘息的機會。

朱棣眼見著南軍撤離了一些,這才稍稍放鬆了精神,他恍惚的看著自己的部隊,心裏一陣淒涼。

自從起兵到現在,還未經曆過如此慘烈的戰役,自己的全部軍隊已經投入戰場,再也拿不出一兵一卒,而自己本人也已經身被數創,極度疲憊,難道自己這十多年來的堅持和隱忍就要到此結束了嗎?

“殿下!休整一下,恐怕南軍待會兒就反應過來了。這一招雖然能夠短暫的起到作用,但平安畢竟不是李景隆,他沒那麼好騙。”

朱棣恍然間聽到葉羽的聲音,他抬頭看向葉羽,隻見對方俊眉微皺,一雙清澈的狐狸眼微微彎著,顯然是在思考著眼前的局勢。

葉羽還沒有放棄,或者說,他連放棄的打算都沒有。

朱棣怔住了,他此時第一次在心裏疑問,為何葉羽比自己還要堅持這件事?好像靖難成功之後,葉羽能夠得到極大的好處一般。

但轉念間,朱棣就被自己的愚蠢逗的苦笑,這有什麼好疑惑的?葉羽是為了憐香啊。為了有朝一日重新走回憐香的身邊,為了能夠常伴心愛的人身旁。

想到這裏,朱棣突然就想到身在北平的徐儀華,以及被朱允炆害死的江月。

一股難以名狀的怒火和鬥誌再次在心裏熊熊燃燒。

沒錯!還不是放棄的時候!不能放棄,自己已經沒有放棄的資格了!

必須堅持下去,隻要堅持,就一定會出現轉機的。

就在這樣的信念之下,朱棣率領他的軍隊再次與南軍血戰。

平安果然如葉羽所料,沒過多久就反應了過來,立刻意識到自己上了當,於是立刻率軍反撲。

堅持固然是可貴的,但是堅持就一定能夠成功麼?從此時的戰局來看,朱棣能夠翻盤的機會微乎其微,除了指望老天爺,恐怕沒有別的辦法了。

然而,就在朱棣心裏再次絕望的時候,一直隨軍的盛夏卻湊到他身邊說了句:“殿下,無論如何,您和軍師都要想盡辦法與南軍周旋,最次也要挺過今天傍晚!到了申時之後,轉機定會出現!”

盛夏再次發表了她神棍般的言論,雖然看似荒謬,但朱棣和葉羽卻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狂喜。

盛夏對於天相的把握多麼的準備他們二人還是知道的,所以他們沒有絲毫的猶豫,直接采納了盛夏的提議,立刻組織強軍抵抗南軍的攻勢。

而借由這個機會,盛夏則向他們二人闡述了自己的預見。

“申時過後,會有大麵積的強風吹過,而我的判斷沒錯的話,風向應該是由北向南刮過去,到時占據上風地點的我們,是絕對有利的!”

朱棣和葉羽立刻明白該怎麼做了,他們命令張玉和朱能拚死也要支撐到申時之後,又傳令給嵐琴,讓她率領朵顏三衛的騎兵悄悄撤到西側遠離如今的戰場,待到申時過後立刻繞到南軍後方準備突襲。最後,他們安排大將丘福率領機動部隊按照他們的指令準備,要借由北風吹過的時機送給南軍一份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