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張凡(1 / 2)

炎炎夏署,烈陽高照,七月份的京城如同一個大蒸籠,空氣中充滿了炙熱的氣息。

女孩們逛街的熱情就像此時的天氣,雖然炎熱卻止不住他們的激情。一雙雙白晃晃的大腿就如一道清涼的風景線,給她們身後疲憊不堪的男同胞們帶來了一絲心靈的安慰。

張凡一個人靜靜的走在大街上,看著來來往往的各色美女,心緒漸漸的拉回到以前……

張凡不算很高,但也有一米七六,體重一百三,中等偏瘦的身材配上一張陽光的臉型給人一種異樣的帥氣,尤其是一雙清澈的眼睛總是讓人不自覺的迷醉在其中,仿佛在那雙眼睛中能夠看到你心裏所想要的一切。

張凡是個孤兒,是爺爺一手把他拉扯大的。爺爺是一位老中醫,醫術很高,有一次應邀去城裏給一位退休的老領導看病,在醫院旁邊的公園的石凳後麵發現了奄奄一息的小張凡。

當時的小張凡大概一歲左右,心跳和呼吸已經非常的微弱了,人已經陷入了昏迷狀態。老爺子立馬拿出了隨身攜帶的銀針,在小張凡的心髒附近紮了幾針,然後才帶到醫院給他輸營養液,才撿回來一條命。

當小張凡張開雙眼的那一刻,醫院照顧他的護士被嚇的尖叫。那是一雙血紅的眼睛,整個眼球包括虹膜都是血一樣鮮紅。這樣一雙不屬於人類的眼睛卻出現在了一歲的小張凡身上。

老爺子看到的時候都忍不住皺了皺眉,行醫多年的他一眼就看出來小張凡的眼睛應該是在母體內就發生了變異,而且此刻的小張凡應該根本看不見東西。應該是一種細菌感染導致的變異,因為是先天性的,所以想要治療會很困難。

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小張凡才遭到父母的遺棄。

當天老爺子帶著小張凡就趕回了自己住的臨山村。林山村位於廣西千州市,背靠全國著名十萬大山。

老爺子並不是本地人,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才來到這個山村的。後來據老爺子自己說是因為十萬大山裏有許多外麵找不到的藥材才這裏定居的。

老爺子沒有娶妻生子,一生都在研究中醫。在村尾開了間小醫館,平時就靠給附近幾個村子裏的人治病為生,老爺子收的診費很低,藥材都是自己去山上采的。偶爾還去到大城市裏給別人就診,七十歲出頭的老爺子身體依然非常健壯。

不過從那天起,老爺子再也沒有出遠門去給別人治療過。

村子裏的人都知道張齊老爺子多了個孫子。偶爾有外出打工的青年人回來,帶回來的糖果之類的村裏人也會送一些到老爺子這給小張凡。農村人實誠,永遠都是那麼的熱情。

小張凡的名字是老爺子給他起的,說是希望小張凡長大後平平凡凡就好。

大家都知道小張凡眼睛有疾病,所以每天老爺子去山上采藥,村裏頭留在家的婦女都會把小張凡接到家裏幫忙照顧著。

從小張凡來到村子的第一天起,每天晚上老爺子都會煎一副藥,用毛巾沾著藥湯在小張凡眼睛上敷一個小時,然後再用針灸法把眼睛周圍的穴道治療一番。

小張凡三歲的時候已經可以模模糊糊看見眼前一米內的東西了,當時的小張凡還不懂事,第一次看見東西的時候還嚇的哇哇大哭了一陣。此時的小張凡眼睛已經不像初時那搬鮮紅了,但眼球還是帶著一種淡紅色。隻是給人的感覺不再是嚇人,而是是讓看到的人生出一種喜愛。

眼睛一天天的好轉,一天比一天看東西清晰,老爺子也開始教他一些小孩的常識。

直到小張凡五歲半的時候,他的眼睛終於恢複了正常,再也看不到半分紅色,呈現出比嬰兒還清澈的雙眼,沒有半分雜質。仔細盯著看讓人產生一種仿如鑽石在發光的錯覺。

小張凡終於可以正常的和同齡的孩子一起盡情的玩耍,一起上學、放學。

漸漸的,小張凡發現自己的視力比其他小孩要好很多,其他小孩能看清一百米遠的人,可卻可以把兩百米外的人五官都看清楚,夜晚在沒有光線的房間內,他也可以看清十幾米外的東西,雖然不像白天那麼清晰。

當小張凡把這些告訴老爺子時,老爺子也嚇了一跳,再仔細幫他檢查了一遍才放下心來。還告訴小張凡這可能是治療變異眼睛的後遺症,隻是這種後遺症是往好的方麵。

小張凡雖然不明白爺爺說是什麼意思,但既然爺爺說沒事那他也就放心了。

雖然每天晚上不用再像以前一樣用毛巾敷眼睛,老爺子卻給他多安排了幾項任務。

每天晚上都要在老爺子製作好的藥水桶裏泡半個小時,以前隻紮眼睛周圍穴道的銀針現在卻紮滿全身多處穴道。每次泡在藥水裏,小張凡感覺被銀針紮著的那些穴位有一種暖暖的、癢癢的感覺,慢慢的也就習慣了。老爺子還給了他一張人體穴位圖,讓他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記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