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天氣微涼,但剛走出夏季的秋天空氣中還是彌漫著一股悶熱。我微微抬起頭,望著廣闊的天空,不由自主的加快了前進的步伐。
十四中是x縣的一所初中。它坐落於並不繁華的大街上。但由於每年上重點高中的人數是全縣最多的。便也漸漸地開始流傳於人們的交際之中。
校門並不大。相反可以說很小。大概隻能融進一輛小轎車。但今年來的新生依舊人山人海。
我深吸了一口氣。挺直了身板,走了進去。
映入眼簾的是一所教學樓和一個用於做小型超市的門麵。人聲鼎沸,非常的喧鬧。
我憑借著瘦肉的身子勉強擠了進去。隨後輕歎了口氣,奮力的朝教學樓的對麵擠了過去。
十四中共有兩所教學樓,一所是新辦的教學樓,看起來十分豪華。另一所是很久以前直到現在還在用的教學樓,賣相雖然不是很好,但也不至於說是危房。
兩所教學樓將整個十四中擠掉了一半。在兩所教學樓之間的是一個運動場。上麵有四個籃球架和一個八百米的環形跑道。新教學樓位於大門前,一進校門就能看見,用來做賣點的。老教學樓便處於整個十四中的偏後方。老教學樓後麵便是占地不大的廁所,雖然每天都有人清掃,但還是有一個刺鼻的異味。
廁所的旁邊是教師職工家屬樓。也就是陪讀的家長租的房子。再往後便是一個小型花園。說是花園,卻連一朵花都沒有。可能是自很久以前便這麼叫得緣故。我們都稱那裏為“後花園”。那裏有三條石凳和一塊石桌。然後旁邊的草地,家屬樓中的人會用來喂雞。雖然不是很幹淨,但這也是學生最喜愛與經常去的地點。
四樓。最中間的那個教室。。腦子裏緩緩回憶著媽媽跟我說的我的教室所在地。我開始步入老教學樓。
為什麼不用看分班的表格就知道自己班級所在地?很簡單。班主任是我的一個親戚。說是親戚,我以前卻很少見過她。最起碼印象並不深刻。據說她是我姑父的表妹妹。我輕搖了搖頭。這層關係還真夠深的。
略帶點急躁的,我來到了老教學樓的四樓,這裏有三個班級。最右邊的好像是個初三,最左邊的好像是個初二。中間的班也就是我的班正好是初一。真是有點巧了。
來到教室門前。門很舊,是那種不鏽鋼做的,銀白色的門上坑坑窪窪,像是經曆過幾經滄桑般。
抬起頭。正好看見班級的號碼。“C-273”。這三個數字我隻看了一遍便記在了心裏。默讀了幾遍,我有起了興趣。我好像記得絕對零度正好是負二百七十三度吧。
沒有再過多的思考,我跨步走進了教室。教室不大,百來平米。連桌子椅子都是新的。在上來時我觀察了一下,好像初一就那幾個班級是新桌新椅。地板都是水泥鋪的。走在上麵別有一番滋味。
“成嚴!”剛一走進教室,我便聽到有人叫我名字。往聲音來源一看,正是我的印象不太深的姑姑。陳慧華。她是一個很好的英語老師,也是273的班主任。
我不敢叫她姑姑,一樣的叫了一句老師。她看了我一眼,點點頭,便讓我朝一旁坐去。
“你就是成嚴吧。我是劉暢,小升初上一個班的。你的座位在這裏。”劉暢是一個個子不太高的女孩,當然,我的個子也很矮。。她指了指中間偏坐的三號位。上麵放著一本書。我疑惑的走了過去。
這是一本七年級上期的英語書。上麵隻寫了兩個娟秀的大字“成嚴”字體非常工整也很大方。我想這一定是一個很漂亮的女子寫的。。
將書袋放到課桌裏,我將入取通知書和學費交給了陳老後。便坐在座位上發呆。
273中沒有一個我的小學同學。在x縣。是以一條資江河分界的。我們俗話說河那邊與河這邊。也就是河東和河西。
我住在河西,小學卻因為某種原因跟奶奶住了一段時間,在河東讀小學。我小學人際脈很好,可六年級後。我又搬回了母親這裏住。於是我的初中,注定在河西這邊。導致初中沒有一個曾靜的小學同學。
望著這些顯得陌生又有點熟悉的同學。我的心又回到了那一個月。。
與他們熟悉是在小升初的班上。那是由陳老師為中心舉行的預習班。在273的大部分人都去了小升初班。不過僅僅一個月。大家都不太熟悉。彼此間都很陌生。
我隻記得在小升初班上。因為怕生,沒有一個認識的,於是我便顯得很懦弱。很多人都欺負我。在那裏我隻有一個朋友,他很高,叫什麼我忘記了。因為當時我問他被分到了哪個班時。他說在272.注定我們的友情,也將開始慢慢消散。。。
“你就是小升初班名聲很大的成嚴啊。。我記得你。”劉暢是一個嘴巴很尖的女生,說話聲音很怪,語速很快。但也很豪放,從不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