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孤獨(1 / 2)

孤身對酒醒,趁月捉風影。

心無塵世喧,深醉秋夜景。

——題記之。

孤獨是寂寞時的煢然一身嗎?不是的。孤獨是憂鬱時的沉默寡言嗎?不見得。哪何謂孤獨。

曲高和寡、知音難覓是一種孤獨。如遇到鍾子期之前的伯牙,如餓死首陽山上的伯夷叔齊,如嵇康在刑台上的絕唱廣陵散。

形單影隻、獨自生活是一種孤獨。如感情受挫的單身貴族,如時已暮年的老年人。

笑傲江湖、無人能敵者也是一種孤獨,如高空獨翔的雕,如高屋建瓴的偉人物。

氣靜心閑、遠離世俗喧囂是另有一種孤獨,如詩意地生活的晉代大詩人陶淵明。

可是,作為平凡人的我們,談何孤獨呢?是不是有種無病**、裝腔作勢、惺惺作態之嫌呢?我想不是的,因為盡管我們是平常人,可我們一樣可以詩意地生活,自然地生活。這樣的生活,是避免不了孤獨的。可是話又說回來,哪個人世間的人又能永遠免於孤獨而生活一輩子呢?有人追求孤獨,有人排斥孤獨,於是,問題來了,我們到底該怎麼辦呢?

我所說的孤獨,是自然的生活中的一種狀態,也許隻是一種空靜平和的心態,也許隻是一種豁達無爭不強求的生活原則,也許隻是一種忙碌之餘的純粹而簡單的生活。不一定非得躲到深山老林去尋找這份清淨,須知大隱是隱於市的。我喜歡孤獨時的清靜,但並不排斥聚會時的熱鬧,這都是性格所使。當我們處於那種自然而遇的孤獨時,一般都是我們一個人獨處,我們可以讀讀書、寫寫詩、彈彈琴什麼的,飲一杯香茶,記幾行文字,以抒吾誌,豈不快哉?孤獨的時候,看儒家讀道家品佛家,給自己的心靈洗個澡,給自己的生活加些重量,以防不期的浮躁之氣侵擾。這樣一來,我們就是在享受孤獨了。

孤獨不是無為和平庸。忙的不亦樂乎時自然知道順勢走下去,可其他時間呢?總不能沉醉網絡整日虛擬浮華吧?一個人走在空曠的大學校園內,看著匆匆而過的陌生人,仿佛隔世,仿若被世界遺忘。抑或,一個人徘徊於大街,望著熙熙攘攘的人群,車水馬龍隻能徒增心煩意亂。怎麼辦?讓我講,與其苦苦掙紮於孤獨時的寂寞、無助和空虛,還不如好好享受孤獨呢,畢竟這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環,而一味的逃避則可能會導致被現實世界遺棄。享受孤獨,就是真心而坦蕩地接受它適應它並最終享受它。享受孤獨,我們可以拿出心平氣和的心態來看待眼下真實的自己,不再有非分之想,不再想入非非,不再去爭奪那些似是而非的東西,安下心思,徹底反省一下近來的一言一行,或夢中小憩,或趁機處理掉各種小麻煩,或為明天準備些什麼,或去做些運動。較之於那些日理萬機的人,我們是多麼的幸福啊。我們應當感謝上天,感謝他老人家給我們以空閑,感謝他給我們感受孤獨的機會,因為此時的我們麵對的是一個真實的自己,因此也無須再偽裝什麼在緊張什麼,這時候,我們隻需梳理一下曾被繚亂的心,放鬆一下一直緊張著的神經。閑看庭前花開花落,靜觀天外雲卷雲舒,這樣的孤獨不是也令人神往嗎?

曾經,陶淵明陶醉於“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孤獨,西方的華茲華斯也在瓦爾登湖畔心馳神往於孤獨,但他們並不寂寞,因為生活在另一個世界裏,這個世界是完全屬於他們自己的,別的人可能走進,但很難深入,我敢說,文化人,特別是懂得享受孤獨的人,一定是世上最幸福的人,因為他們不但擁有一個現實的世界,他們還有一個獨屬自己的空間,在那裏,他們天馬行空,他們築建自己靈魂的城堡,他們用更細膩的心來感受生活感悟生命。

享受孤獨,就是享受生活的每一瞬,就是拿出一顆真心麵對生活的一切一切,孤獨時,也是自我認知、自我提高的時候,除此之外,我們很難肯靜下心來去思考,思考過去,思考現在,思考未來。

享受孤獨吧,趁夜深人靜,寫下一首小詩,然後微笑入眠,何其愜意!

享受孤獨吧,趁夜雨襲窗,喝一口清茶,思考一下人生,何等快樂!

享受孤獨,用心生活。

似水流年,有些事情一下子就過去了,有些事情很久也過不去

童年似乎在我們第一次感覺到煩惱的時候就消失了,就像歌聲裏唱著的知了,沒有煩惱,一聲一聲的叫著夏天。這麼年後,已經沒有那麼刻苦銘心的惶恐,時間的磨礪仿佛已經把我們的心撫平,多了些安定和淡然。

在青春的邊緣,既無了童年也沒有到老年,也許就像午後到來的一場睡眠,把兩者夢見,醒後在現實中感歎這似水的流年。看到了太多對青春的讚美,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青春歲月,並不是詩句中寫的那樣色彩斑斕。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會被烙上每個時代的痕跡,處在我們的歲月裏,青春有些像一場鬧劇,一段不規則的心跳。太多的人打著青春傷痕作家的旗號,把那一點點的悲傷無休止的放大,動不動就淚流滿麵。我們的身邊充斥了那麼多矯情的字眼,非主流成為一種別人理解不了的時尚。被誘惑,被欺騙,被愚弄,我們帶著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跌跌撞撞的開始自己認為有價值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