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1)

逝者如斯夫,人類在經曆了農耕時代、工業時代之後,跨入了知識經濟時代,這也是一個重估一切價值的時代,這種時代趨勢所帶來的影響在國內更為明顯,那就是數千年來的“重農抑商”思想被徹底顛覆,創富、淘金早已經登上了大雅之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將“賺錢”當做終生追求,開口“做生意”,閉口“開公司”。以財為貴,視錢為本位,人們津津樂道的是錢,朝思暮想的是錢,頂禮膜拜的還是錢。為錢而感,為錢而歎,為錢而奮鬥者比比皆是。

這是一個以財富論英雄的時代!

這是一個以創業來衡量自身價值的時代!

創業,可以說是一條最好的博取財富之道,是一個最富激情與挑戰的人生代名詞,同時它也是最好的實現自我與挑戰人生的不二途徑。

人的一生麵臨著無數的選擇,雖然選擇是難以計數的,但最終你所走過的隻是其中的一條路。那麼,究竟選擇什麼樣的道路,人的一生才能更富有意義,生命才能更有價值呢?這是每個麵臨重要抉擇的人都要回答的問題。詩人福斯特說過:“一片樹林裏分出兩條路,而我選了人跡更少的一條,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事實上,在這個世界上,選擇創業的人永遠隻是少數,99%的人都會安於穩定的工作和收入,隻有1%的人屬於“不務正業”,整天滿腦子思考一些別人看來不切實際的事。結果怎麼樣呢?機會讓這1%的人捕捉到了,於是他們成功了。

這是一個創業的時代,也是一個人人都可以創造財富的時代,隻要有夢想,就有可能鑄就成功的未來。這個時代給了我們越來越多的創富機會,越來越多的成功創業者不斷出現在我們身邊,創業在中國已經形成了一股大潮,各行各業都有人在創業。

在這種時代背景下,一撥又一撥的新生代財富新貴以其越來越令人眼花繚亂的手法,書寫著一篇又一篇的創富神話,在他們手裏,創企業、開公司就如同行雲流水一般,格外輕鬆自如,而他們的傳奇“創業經”也早已讓無數熱血青年歎為觀止,並令他們仰望膜拜!

同時也不得不承認,創業也是一條充滿荊棘與艱辛之路。試想一下,那些做生意、創企業的人,能夠在不耕不織、不偷不搶、不違法不犯罪的前提下,而將社會上的財富以一種合理而又合法的形式“聚斂”過來,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創業幾乎是一件天底下最困難的事,因為這需要經營者具備一種超乎想象的個人品質與經營運作能力。

創業的前景是光明的,一旦創業成功,創業者得到的將是財富、鮮花、掌聲與自我實現。創業的道路則是曲折的,創業者在這條路上需要去忍受常人難以想象的寂寞、磨難、煎熬甚至屈辱!

現實正是這樣,創業者必須要去麵對創業成功後的狂熱與創業道路異常艱難之間的反差。創業者所麵臨的這種困惑與矛盾也促使我們去總結、去思索,在對國內外大量的新生代創業案例進行詳細調研的基礎上,我們發現這種矛盾的背後確實存在著一些共同的潛在原因,也就是在創業成功與舉步維艱的背後存在著一些共同的潛在影響元素,這也正是本書試圖向外界所傳達的核心理念,即能夠決定創業成敗的幾大製約元素,也即是我們稱之為“新生代企業家給創業者的10個創業感悟”。

本書通過對新生代企業家的創業經曆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將導致創業成功或失敗的因素以創業感悟的形式直觀地呈現出來,同時又對創業的知識點和關鍵點進行了全麵而精確的歸納。從而能夠給所有的準創業者以現實參照與指導,並讓創業者在創業實踐中少走彎路錯路,最終增加創業者創業成功的砝碼。

所謂“持有地圖者不會迷路”,我們也迫切希望這本《我拿什麼去創業》能給廣大的準創業者以近似“創業路線圖”般的準確指引!同時,我們對參與本書編寫的成員:陳海濤、張誌軍、賀子錦、韓媛媛、王振偉、楊國輝、閆博、李忠良、趙靜、李紹玲、李光亮、孫占領、呼建朝、張艾莉、杜延起、張萍、劉芳、劉俊義、翟龍順、張誌勇表示感謝!

作者

2009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