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讀本書的時候,我們必須搞清楚一些問題,那就是到底什麼是推銷?什麼是營銷?兩者的區別在哪?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曾經這樣說過:可以設想,某些推銷工作總是需要的。然而,營銷的目的就是為了要使推銷成為多餘。營銷的目的在於深刻地認識和了解顧客,從而使產品或服務完全適合顧客的需要而形成產品自我銷售。理想的營銷會產生已經準備來購買的顧客,剩下的事情就是如何便於顧客得到這些產品或服務。
美國營銷學權威菲利普·科特勒認為:“營銷最重要的內容並非是推銷,推銷隻不過是營銷冰山上的頂點……如果營銷者把認識消費者的各種需求、開發適合的產品以及定價、分銷和促銷等工作做得很好,這些產品就會很容易地銷售出去。”
正如著名學者所述,營銷不是推銷,營銷比推銷要重要百倍,沒有營銷就沒有推銷,就沒有贏利,一個公司最終就會倒閉。其實,營銷工作早在產品製成之前就開始了。首先,企業營銷部門要確定哪裏有市場、市場規模如何、有哪些細分市場、消費者的偏好和購買習慣如何:營銷部門必須把市場需求情況反饋給研究開發部門,讓研究開發部門設計出適應該目標市場的最好的可能產品。其次,營銷部門還必須為產品走向市場而設計定價、分銷和促銷計劃,讓消費者了解企業的產品,方便地得到產品。最後,營銷部門在產品售出後,還要考慮提供必要的服務,讓消費者滿意。
美國營銷協會把營銷定義為:“營銷是引導商品和勞務從生產者到達消費者或用戶手中所進行的企業活動。”所以說,營銷不是企業經營活動的某一方麵,它始於產品生產之前,並一直延續到產品售出以後,貫穿於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過程。隨著新經濟時代的到來,營銷離人們越來越近,營銷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營銷使抽象的經濟概念變得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
營銷策劃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很難說哪種模式是最好的,但是,模式肯定是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模式是為營銷的目的服務的,顯然,最佳的一定是投入—產出比最高的那種方式。管理學宗師杜拉克說:“管理是下不完的棋,創新無止境。”應該以實踐為導向,在變化中選擇適合自己的營銷模式,要時刻關注行業“營銷動力”的變化,墨守成規、抱殘守缺,隻能成為“溫水煮青蛙”中的青蛙,在不知不覺中走上不歸路。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企業非常需要正確的營銷策劃方案,來幫助企業解決營銷中出現的問題,奪取市場競爭的勝利。因此,本書根據市場實際情況,分析了成功企業在營銷實踐中的方法,提煉出了適合當今企業營銷常用的8個技巧:時令營銷、征訂營銷、直銷營銷、展覽營銷、簽售營銷、會議營銷、公益營銷、品牌營銷。本書既有理論方麵的闡釋,又有經典案例的回顧,還有資深企業管理研究人員的精彩評析。相信本書的上市,將會給廣大企業營銷者充分發揮自我的營銷潛能起到指點迷津的作用。
作者
200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