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結婚】
任誰都知道,劉備是個精壯、仁義的俠士。他常常將自己家裏的儲糧,分給那些貧窮的人,看見他們歡樂的樣子,甚至比自己吃了這些糧食還要高興。
像他這樣的義士,自然有許多女孩子青睞。喜歡他的人雖然有很多,他卻始終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尋到他的真愛。
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她。
她叫孫尚香,是個年輕美貌的姑娘。她的胸堅挺而豐滿,雙腿勻稱而結實,最吸引人的還是那雙明亮而有神的眼睛。劉備第一眼看到她時,就覺得自己已經深深地愛上了她。
可是,卻有許多人告訴他,不要娶這個女人,如果有人這麼說,定然其中是有緣由的,劉備的耳朵很大,當然聽得也很仔細。
原來這孫尚香,也是個喜好舞刀弄劍的江湖女子。除了在江湖走動惹了許多麻煩以外,還風流成性,而且,她是個直爽的人,她的風流並不是為了謀取別人什麼,常常的,她還要倒貼嫁妝。還好他有個叫孫權的哥哥,是個正經的生意人,成天倒買倒賣的,也不缺尚香這點花銷。
一個風流的女人,又有誰願意娶回家?娶了這樣的女人,一定要被戴上綠帽子不可。
劉備笑了笑,道:“她不過是一隻漂泊在江海中的孤舟,並沒有找到她停泊的港灣。女人隻要安定下來,定然不會像年輕時那樣隨性了。”
所以,劉備娶了她,她嫁給了他,並不僅僅是因為他是個仁義之士,也並不光是感激於他的一番話。
尚香總是覺得能說出這樣一番話的男人,必定是有大胸襟的,有大胸襟,就能成大事。
劉備並沒有成什麼大事,不過,說來也怪,尚香卻安定了下來,再也不舞刀弄劍,她變得很賢惠,他們夫妻也很恩愛,日子平淡,卻相安無事。
這,不也是一種幸福嗎?
【兄弟】
備備和香香已經成婚三年。
日子平淡而幸福,但是,劉備卻看出了尚香對現在的生活並不十分滿意。
一個喜好刀劍的女子,為了自己的男人,而舍棄了自己的喜好,換來的卻是男人的一事無成,無論哪個女子,都不會為了這樣的男人而自豪。劉備也知道,美女喜歡的是英雄。他相信自己是一個英雄。
明天就是情人節,尚香是劉備的妻子,並不是情人,但是劉備卻決定在這樣的日子裏,為他們平淡的生活,添上一點色彩。他背著自己的妻子,從院子外的土地中,挖出那雙劍。
月光斜斜照在劍上,那雙劍還是薄而利,劍光映著月光,月光冷,劍光更寒。他已經決定要驚天動地的大幹一場。
尚香從小就喜歡兵器,如果在這樣的日子,送給她一柄神兵,她一定會比收到花束更快樂。神兵通常配得是英雄,這個英雄便是有蓋世無雙之稱的呂布。
他要奪的,自然就是方天畫戟。他雖然知道自己單挑時並不是十分的牛×,但是,他還有兩個兄弟。
一個叫做關羽,另一個叫做張飛。
這兩個人自然也有他們的不凡之處,關羽注重修氣,他的氣綿長而持久,江湖中人隻怕還沒有一個,能像他那樣化祥氣為綿長的內力。閑話說,孫尚香這幾年的安分,也是因為關羽,關羽雖然長著五縷長髯,十分有男子氣概,但他卻並不是個好色之徒,而且他格外看重與大哥的情義。
據說,孫尚香有一口黑色的盾牌,名字叫作仁王盾,這仁王盾已可擋下天下大多數暗箭,然而關羽的武功恰好是這盾牌的克星。仁王盾能擋下的自然是不仁不義之徒的暗算,一身浩然正氣,又怎麼能擋得下來呢?
這些話,原也入了劉備的耳朵,可他並不在意,嘴長在別人臉上,他們願意怎麼說,自然是他們的事,劉備隻知道,若是人和人之間有太多的猜忌,就難以互相信任,愛人也是如此,既然選擇了愛她,又何必無端端地對她有那麼多不信任呢?
關羽永遠也忘不了與劉備相識的那一天,關羽遇到他時,幾乎已倒在血泊之中,那時他正被二十餘山賊圍困,他本以為自己死了,他也不知道為什麼他又睜開了眼睛,看到了那些也已被他斬傷的狂盜向他靠攏。猛虎亦鬥不過群狼,何況他的功夫當時還未練到家,劉備就用自己準備做生意的錢,換回了關羽的一條命。
關羽雖也殺了他們三十幾位兄弟,可是見到了錢,他們便不在意了。這本就是一件很簡單易懂的事,活人是要分贓的。劉備雖是義士,卻懂得有錢可以使鬼推磨。
張飛學得武術卻不同於關羽。若說關羽的殺氣長於綿長,張飛的武術則是更擅長於在一時間,將自己的殺氣,全部爆發出去。他的技法更像是一顆炸彈。
從他修煉的武功,別人就可以知道,他一定是一個火爆脾氣,就因為這脾氣,他才殺了一個他看不慣的狗官,於是劉備就四處調查張飛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有沒有救的價值?張飛的脾氣雖差,但是從許多人的口中得知,他卻是一個很好的人。
所以,人活著,最好別做些損人不利己的事,雖然,眼下看是沒什麼區別,或許還能獲得些小利。可誰知道,哪天,哪件事會要了你的命,哪天哪件事,會讓你重獲新生。或許每個人都不在意,其實每個人都在看。
劉備仗義疏財,救了張飛。這便是他的第二筆錢,兩筆做生意的錢,救了兩個完全不相幹的人,也難怪他現在一無所成。然而,他卻交下了兩個兄弟,兩個過命的兄弟。
這也是件很奇怪的事,有些人救人,不但沒有好處,有時還會被被救者反咬一口。然而劉備卻很好運,他救的人,卻能成為他今生最大的助力。這或許是因為,他救他們時,從來也未想到得到什麼。上天在冥冥中,似乎也會照顧一下他這樣的義士。也或許是,他清楚,什麼樣的人該救,而什麼樣的人該死。
他們一聽說大哥要前去殺呂布。立刻,放下了手中的活,關羽不再賣綠豆糕,張飛也不再切豬肉。他們跟著劉備一同前往了虎牢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