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怒放的暗香:那跨越時空的“氣味相親”(2 / 3)

事後,徐婷覺得,自己與男友就算再怎麼相愛,也得不到家人的祝福。2009年12月20日,眼看就要到聖誕節了,她思考良久,給張海潮留下一封信,就離開了襄陽。為了不讓男友找到自己,她更換了所有的聯係方式,甚至威脅父母不許將自己的任何信息告訴張海潮,否則就自殺。她在信中這樣寫道:

“潮,我記得《水晶之戀》裏,主人公鞠對勉說過,不論男女,都會對自己的愛情、婚姻充滿憧憬和理想,然而,理想的婚姻卻不是一帆風順的,它必須在各種條件的配合下才能實現。從前,我以為我們能扛下一切,事實證明我們不行。不如暫時分手吧,將來如果我還活著,我們還互相愛慕,我們還都是單身,我們再在一起吧……”

捧著這封浸透淚水的信,張海潮找遍了整個襄陽城,最後隻在他們合租的愛情小屋,找到了一盒綠色的水晶之戀。他哭了,那是徐婷在告訴他:我很想你。

無奈,張海潮隻好回到武漢,應聘到湖北瑞華信息網絡科技開發公司擔任采購員。上班後,緊張的工作占據了他大部分的時間。但一閑下來,他就給徐婷父母打電話,要徐婷的電話和地址,卻一無所獲。漸漸地,周圍的朋友更換了微信、陌陌等通訊方式,而徐婷,自從離開後,就再也沒有任何消息。

再後來,張海潮有了人生的第二次戀愛。對方是父親一個同事的女兒,叫郭娟。在大人們的極力撮合下,他答應交往。可是,張海潮經常對郭娟說,他依然無法忘記徐婷身上那種特殊的“氣味”,郭娟很不理解,一度認為張海潮有病,甚至“變態”。最終,兩人相處不到三個月就分手了。

不得已,張母還多次委托身邊的親友,幫張海潮介紹女友,都被他拒絕了。有時實在拗不過去,他就到相親現場走一遭,但聞不到那股特殊的體味就走。

2014年初,為了緩解對前女友身上散發出來的那種“氣味”的思念,張海潮不惜花3萬,到北京朝陽區一家法資企業——碧氏國際有限公司參加聞香師培訓。可對香味研究越深,他對徐婷的思念越濃。最後,同期參加聞香師培訓的杜麗麗一語道破天機:“其實,你喜歡的不是香味,是氣味,是還在乎她!”

轉眼到了2015年,張海潮都快三十了,父母這次強行給他訂下了一門親事,對方是其舅舅生意場上一個夥伴的女兒,各方麵條件都不錯。可張海潮怎麼都不答應,父母就發動所有的親戚朋友來勸說。無奈,春節前夕,張海潮決定回一趟襄陽,他多麼希望,在母校的某個角落,那曾經熟悉的氣味,以及熟悉的她能突然出現,說:“嗨,我的水晶女孩。”可是沒有。他哭了,心裏狠狠地賭氣說,徐婷,你若再不出現,我就找個人結婚算了。可是,上帝並沒有被感化。

一天,徜徉在校園的他,突然看到一則2015年情人節“聞香覓偶、氣味相親”的海報:

“這關乎浪漫。在一段關係中,思想交流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事情。與一般相親活動不同,參加這個活動的人挑選交往對象前,既不能與對方見麵,也不能聽到對方說話的聲音,他們的擇偶標準隻有一樣——氣味……”

對氣味一向敏感的張海潮,大為興奮,立即與“氣味相親”的主辦方——襄陽電視台相親欄目組取得了聯係,並報了名。此次活動規則是:參加“氣味相親”的單身男女在活動舉行前三天,要連續穿同一件T恤入睡,然後把這件衣服裝在密封袋裏,帶到相親現場。工作人員用粉、藍兩色分別在女士和男士的衣服袋子外標上序號。活動開始後,參與者都被蒙上眼睛,一個接一個去聞異性放在密封袋裏的衣服味道,然後選擇自己喜歡的味道。互相喜歡對方味道的男女嘉賓,直接進入下一輪“愛情島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