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豐碩創新成果

創新驅動一直是江蘇紡織服裝業積極引導的,江蘇省內各大品牌企業紛紛推陳出新,展示科技創新成果。注重科技產品的展示是本屆江蘇國際服裝節的一大特點。

麵料是服裝設計的基礎,江蘇的麵料基礎雄厚,多年來,江蘇麵料企業不斷通過技改、科技創新,取得了麵料新品研發的豐碩成果。

在本屆服裝節上,常熟市古裏鎮組團參展。其中,江蘇金辰針紡織有限公司成為組團企業中實力最強的一家,主要生產各類休閑、運動針織麵料。

“我們公司本季新品是高紗支、高針距的超細旦莫代爾氨綸汗布,麵料超薄有彈性,手感柔軟滑爽有垂性,是舒適性極好的內衣麵料;莫代爾、人棉、腈綸混紡氨綸的保暖內衣麵料,彈性好,手感柔軟,利用原料的特性,具有抑菌、消臭、吸濕排汗等功能;麻、棉、天絲的彈力針織休閑麵料,產品具有抗菌抑菌、吸濕透氣、可調節人體表層溫度等特性。”江蘇金辰針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殷金華向記者介紹說。

首次參展的東台恒舜數控精密機械科技有限公司也帶給買家很多驚喜。據了解,東台恒舜是一家專業自主研發、生產全電腦數控無縫成型機的高科技機械公司,該公司自主研發的產品“HYQ係列四位一體全電腦數控無縫成型機”被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認定為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項目,並落實項目產業化。

“HYQ四位一體智能數控無縫成型機是我們自主研發的一款雙麵無縫、棉毛、羅紋、提花、移圈四位一體成型機。”東台恒舜數控精密機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國標告訴記者,該設備的特點在於高速、細針距、多路進紗等,整體技術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陳國標向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內衣為例,一台設備每天能生產100套內衣,利潤在3000元左右;以毛衫為例,一台設備每天生產500件,能掙2000~3000元左右。”陳國標說,該機型可節省燙口工成本、占地麵積少、原料損耗少,真正實現了成本下降50%。與國外同類機型相比,國外原裝進口設備約150萬元,國內組裝約70萬元,而東台恒舜的這一設備才36萬元。據悉,該公司今年8月開始投放生產該機型,預計明年生產3000台設備。

在本屆服裝節上,和鷹科技帶來了自主開發的集三維人體掃描、智能試衣、麵料裁剪、智能吊掛為一體的快速成衣係統,並現場為觀眾“量體製衣”,讓不少到場觀眾體驗了一把高科技時代的“個性化定製”。

上海和鷹機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淩軍在展會上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個性化定製係統通俗來講,就是通過三維人體測量係統測出人體數據後,為客戶建立獨一無二的自己的人體模型,在已經設定好的服裝版型係統內感受服裝穿在受測者(客戶)身上的效果(運用3D試衣技術);客戶滿意後,即可進入裁剪階段。隻需短短數分鍾,一件服裝的裁片便可以完成,再經過縫紉、熨燙等一係列服裝生產程序後,客戶便可得到一件心儀、合身的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