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騰笑了一下說:“俗話說,入鄉隨俗,不如您和我說說當地的民俗什麼的吧,到時候不至於讓你們本地人見笑不是。”
司機憨憨一笑說道:“想不到你這麼俊朗的小夥子還愛民俗與禮節,以後一定會有出息的。
這麼說吧,我們涼山是彝族自治州,屬於我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境內有漢、彝、藏、羌、納西等十多個世居民族。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典型的節日,比如說畢摩文化,蘇尼文化,火把節等都是彝族曆年民俗活動的文化精髓。”
葉騰微微一笑說:“您能說說什麼是畢摩文化麼?”
司機點燃了一顆煙說:“呦,畢摩可是彝族社會中的大智慧 ,畢摩的祭祀主要以家支和宗族為單位來進行。祭祀的對象包括圖騰物、神聖自然物和各種神靈。畢摩所做祭祀儀式可分為送靈、作祭、節期、祭祀、喊魂、送魂等。
我們這關於畢摩儀式還有一個故事,傳說上界父性白雲蒼天,降下靈神果籽落於下界母性黑土大地上,經過三年孵孕並長成鐵杉巨樹,曆經九世後,終於長成了鐵杉巨人。
可是他一直“搖搖晃晃,無精打采,似人非人,倒死不活,頭上巢喜鵲,腰上巢蜜蜂,腋下巢鬆鼠,鼻中巢花鵲,腳下巢螞蟻”,不能成人類始祖,至阿居時代時,方知應該祛除白、花、黑三穢後舉行祭祀豬胛卜,於是先後派遣豪豬、白兔、野雞和蜘蛛作為使者去上界敬請額畢摩,然而額氏不僅不願來,還打死打傷了使者。
使者也因未能完成使命而逃到了野外居住。最後由格茲作為使者去請畢摩時,額氏才在屋後竹林中,“砍回三根神竹杆,削成三付竹神簽,編成三頂神法笠,製成三付神法扇神”,送給額阿孜三爺子。
額阿孜三爺子帶來到凡間後,下方搭鐵橋送猴瘟,中間搭銀橋送祖靈,上方搭金橋祛汙穢,為鐵杉巨人祛除了三遍三色穢後舉行了祭祀豬胛卜,並將“頭上喜鵲巢者移到森林中,腰上蜜蜂巢者移到懸崖間,鼻中花鵲巢者移到溝壑間,腋下鬆鼠巢者移到岩洞裏,腳下螞蟻巢者移到黑土下”,於是有了雪族十二支,且其中一支成了人類的始祖。
當然這隻是傳說,不都說人類是猿演變的麼,哈哈。”
葉騰撫摸著下巴若有所思的說:“如果是真實存在的,人類曆史豈不是要改寫了。看來涼山還真是一塊神秘的文化。“
司機驕傲的說道:“那當然了,這兒的人被稱為火一樣的民族。”
葉騰看著司機樸實的表情連連點頭說:“一定要好好玩玩。”
傍晚葉騰便已經到達了涼山,臨下車葉騰多給了司機五十元小費。司機看著葉騰的背影喊道:“小夥子忘了告訴你,涼山享有“萬紫千紅花不謝,冬暖夏涼四時春”之譽。平均氣溫十七攝氏度左右,夜晚多穿點,玩的開心啊。”
葉騰聽後不禁開懷一笑擺了擺手走向了遠方的居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