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調查在選擇典型單位或消費者時,要求調查者對調查的母體全麵了解的基礎上才能采用。因此,要根據不同的調查目的,選擇不同的典型。
選典型的多少與調查對象中各單位間的差異大小有關。差異大,選典型要多些;反之,可少些。為了提高典型的代表性,在選典型時,可先把調查的總體按一定的標準分成若幹類別,然後再從各類中選出一部分單位或消費者作為調查對象。例如,對職工所需耐用消費品的典型調查,即可先按職工、幹部分類,再分別按不同收入進行分類,然後從不同收入的工人與幹部中按比例選出幾戶作為典型調查戶。這就可以避免偏重於或誤選那種極端的類型作為調查對象。
典型調查法靈活機動,節省人力、物力和時間,在商品銷售中被廣泛采用。如夏令商品需求量的調查、農村旺季市場調查,對消費購買心理的調查,對新產品發展的調查,等等,都可用典型調查的方法,來推算整個市場需求及其變化的情況。
24.什麼是詢問調查法?
詢問法也稱訪問法,它是通過走出去或請進來的方法,直接接觸訪問調查對象,達到收集調查資料的目的。其具體形式有:
(1)麵談調查。分個人麵談與小組麵談、登門訪問與請進來詢問、一次麵談與多次麵談等。此法的優點是當麵聽取調查者的意見,並觀察其反應。
(2)郵寄調查。將設計好的“問卷”寄給被調查的對象,請被調查者自行填答寄回。其優點是調查成本低,但收回率較低。
(3)電話調查。一般用於調查內容簡單、較為熟悉的顧客和用戶。其優點可在短時間內進行調查,成本甚低,但不易獲得對方的合作。
(4)留置問卷調查。將問卷由調查人當麵交給被調查人,說明回答方法後,留置於被調查者家中,請自行填寫,再由調查人定期收回。
(5)散發征詢意見表。一般在展覽商品或銷售商品時散發此表,請被調查者填寫。
另外,可在銷售中,隨時征求顧客意見,還可在營業廳設立顧客意見簿,缺貨登記簿等。
25.什麼是抽樣調查?
抽樣調查是一種非全麵調查。它是按隨機原則,從調查對象的全部單位中抽取一部分單位進行調查,用這種調查結果去推斷總體的結果。
抽樣的目的是為了使獲得的數據盡可能接近於實際,因此,樣本的選擇,是抽樣調查能否準確的關鍵。抽樣必須經過認真的設計,否則,所選擇的樣本不一定能代表總體,也不能達到調查的預期效果。抽樣工作要做到:樣本數據必須具有代表性,有足夠的精確性,數據的收集必須及時,對資料要有清楚的說明。
抽樣的方法分為以下兩大類。
(1)隨機抽樣。在“母體”中的每一個“子樣”都可以任意選擇,每一個“子樣”被抽出的機會相等,而且完全處於“機遇”,排除人為的影響。用隨機法選擇樣本,叫隨機樣本,它包括單純隨機抽樣、係統抽樣、分層抽樣、整群抽樣和等距抽樣。
(2)非隨機抽樣。指“母體”中的每一個“子樣”經過調查人思考後,有意識地予以選擇。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任意的,隻是隨調查人的方便,任意選擇,而沒有特定的選擇方法;一種是有意的,是經過調查人的思考,根據樣本的特點而選擇的。采用非隨機法選擇的樣本,叫非隨機樣本,包括任意抽樣、配額抽樣、判斷抽樣、固定樣本和連續抽樣。
一般說來,抽樣調查與普遍調查在客觀上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抽到的樣本,不可能完全準確地代表總體。這種差距就叫做抽樣誤差。誤差的大小直接反映調查的準確程度。影響和決定誤差的大小,主要有以下兩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