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縱橫上路(3 / 3)

一杆子推到今天,這會都十點了,邵一福估計真的著急了。

邵一福想要什麼,盧燦能猜個七七八八,還是院線的那點事。

在香江,邵氏院線很有名,六十年代開始經營,其它院線分分合合,而邵氏院線一直到現在,始終屹立不倒。這與邵氏院線的經營策略有很大關係——它隻播放邵氏製作或者投資的電影。

六七十年代,邵氏影業黃金時期,他們院線自然過得很滋潤,可進入八十年代後,邵氏影業突然走“黴運”,院線的收入急劇下降。

問題來了!

邵氏院線最高峰時是1979年,擁有二十七家影院,約占香江正規影院的三分之一,可這二十七家影院中,真正屬於邵氏自己的,隻有四家龍頭影院以及六家中型影院,剩下的十七家,全是加盟。

現在邵氏影業不景氣,這些加盟影院死走逃亡傷,隻剩下十四家!短短兩三年時光,從第一院線滑落到第三,走掉的電影院,除了有三家改建成商場外,剩餘的全跑到競爭對手那,譬如金公主院線和嘉禾院線。

你讓邵一福,怎麼不著急?

邵老六希望找到資本,收購幾家影院,將邵氏院線繼續維持下去。

那邵老六為什麼不自己收購?

嘿嘿,答案很簡單,沒錢!

全香江,最名不副實的豪門,其實就是邵一福邵家。

邵家產業涵蓋無線電視台、邵氏影業、邵氏片場、邵氏院線,還有南洋地產。

邵家南洋地產和南洋院線,屬於邵氏家族的整體產業,收入基本劃歸到他在新加坡的兒子、兄弟以及兄弟後人手中,與邵一福沒多大關係。

邵氏片場、邵氏影業一直在賠錢,邵氏院線也不賺錢,邵一福真正能賺錢的隻有無線電視台,可無線電視台邵家隻有51.7%的股權。

去年的廣告招租,無線電視一共才拿到五點七億港元。

別以為這筆錢很多,無線電視台一共有一千九百多員工需要供養;每年至少拍攝30部左右的電視劇供兩個頻道播出;其它有線電視節目、綜藝節目製作更是耗錢大戶。

簡單核算,無線電視台每年的運營成本在四億左右。

還要繳稅呢?員工福利呢?其他股東分紅呢?意外事件處理呢?公共關係打理呢?這一塊,一個億打不住。

因此,名聲偌大的無線電視台,真正盈利率不到15%——邵家每年從電視台獲得的收入,不超過三千萬港元。

這點收入,可入不了香江豪門的眼,這也是香江真正有錢的,譬如船王包、船王許,地產郭、珠寶鄭、金融李等從未考慮投資電視台的根本原因。

邵氏影業讓人失望,邵一福想要維持對香江電影的影響力,最好的方法就是繼續維係邵氏院線的存在——隻要院線在,邵氏影業隨時可以卷土重來。

維持院線,現在隻能借力,借誰的力量?盧家很合適!

盧家重新崛起的過程中,無線電視台的廣告功不可沒,邵一福個人與盧嘉錫私交很好,兩家所從事的行業並無交集,盧家資本最合適——在邵一福眼中所謂縱橫影業不過是盧燦勾女的手段,半年多未曾投資一部影片就是明證。

有求於人不得不低聲。

所以,盧燦攜王語嫣姍姍來遲,他依舊滿臉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