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後大都會博物館的人上門檢測,斷定是南北戰爭時期,院子主人掩埋的。而院子主人一家,極有可能在戰爭中喪命,便掩埋至今。
英國趙太來家的藏品,本質上也屬於掩埋——如果中間線索斷了,那極有可能會便宜後來購房者。盧燦從台北的日治憲兵俱樂部地下室中,掏出來的那些書籍,也屬於掩埋品。
“是啊,祖宗保佑,雖然東西不多,但總歸是福蔭。”卡福也很感慨。
盧燦猜度卡福家掩埋的物品,後人未必就不知情。
他結婚後便趕回巴黎,也許就是為了房子或者說掩埋的這些東西,而且盧燦有預感,東西可能不少,隻不過涉及東方的物品不多——他祖父掩埋,不可能隻掩埋東方古董。
盧燦試探這問道,“我祖父有一家小型的博物館,他……挺喜歡藝術品的,東西方都喜歡。如果卡福先生有不錯的東西,我會給個讓您滿意的價格,這點您放心。”
他回頭看看盧燦,沒說話。
那個叫迪福的小夥子,和弟弟兩人抬著一隻兩尺高的紙箱子出來,他們的母親跟在後麵,手中提著一隻布囊。這應該就是他家中所有的來自中國的藏品。
盧燦心癢難耐,走出葡萄架,從那位年紀稍小的孩子手中接過紙箱一邊。額,有點壓手,這裏麵的東西有些份量,應該有青銅器或者瓷器這類重物。
紙箱子是用膠帶封口的,卡福用剪刀為其開封,盧燦便先上手蒂亞森夫人手中的布囊。
布囊不大,裏麵是一隻粉色的肥皂盒,估計是卡福拿來臨時盛裝物件的。
揭開肥皂盒,盧燦樂了,好東西,葉子牌!
葉子牌在中國曆史上可謂大名鼎鼎,但具體到真實情況,卻又知之甚少。許多人都在看度娘,其實那上麵的知識都是大而化之的內容,沒什麼可學習的。
葉子牌是一種娛樂工具,這是共性,但從功能及區域玩法上分,至少有不下於十種類別。一一介紹太麻煩,挑揀其中有代表性的葉子牌來介紹。
影響最廣的,自然是“大葉子”,也就是麻將的祖宗——麻將就是由它衍化而來。
首當其衝的是大葉子牌,一共有一百二十張,萬、餅、條三門,一到九,每門四組,還有紅花、白花、老千各四張,有碰、吃、聽、開等基本玩法。
是不是和麻將一樣?
先有大葉子,後有麻雀牌,這是文博界的共知,大葉子牌形狀呈窄長條,硬紙板材質,要比麻將更容易攜帶,所以,至今很多地區依舊在玩。
第二種就是小葉子,比較有名的就是“水滸葉子”,四十張,其形狀已經和現代撲克牌很相似,長方形。
我們對比一下現代撲克與水滸葉子,就能發現,其實撲克牌就是由中國的水滸葉子衍化發明來的——當然,也不排除“心有靈犀”的偶然發明。
現代撲克牌是從A(1)到K,加上大小王,配以各種花色,十以上帶圖案。
水滸葉子從沒文(又叫空湯)、半文(又叫枝花),再到文錢從一至十;百子從一百到九百子;再到萬貫,從一萬貫到九萬貫;再到十萬貫,從二十萬貫到九十萬貫;最後是百萬貫、千萬貫、萬萬貫各一張。
一共四十張,其中萬貫以上的牌麵,都繪有水滸人物形象,最高的萬萬貫的,自然是宋江,取意“非大盜不能大富”,有勸人戒賭的意思在其中。
水滸葉子可以三聯、雙聯、跳子聯(間隔聯)、萬萬貫鎮(相當於撲克牌中的大小王鎮)等多種玩法,是不是和撲克牌大同小異?
大葉子牌,適合正規場合的賭博,小葉子牌適合嬉戲娛樂。
自宋以後,大小葉子牌,在官場、士林、讀書人中間非常盛行,明清尤盛。
再介紹第三種葉子牌,也就是博具,又稱為博古葉子,也就是盧燦現在看到的這副。
博古葉子是從水滸葉子衍生出來,本身也可以做賭注,玩法與水滸葉子基本一致。不過,博古葉子更多的用作博具,一種飲酒行令的酒牌。
三五知己好友,聚在一起暢飲,主人為了助興,拿來博古葉子,讓大家輪流抽取。
一圈後翻牌,每一張牌麵上都有人物故事,畫麵右側是配述(簡介人物故事),左側是酒令。參與者必須遵循酒令,或自己喝或別人喝或者大家一起喝,非常有意思。
看過《紅樓夢》的都知道,其中所描繪的很多歡飲場景,都會出現博古葉子。
眼前的肥皂盒中,一副品相達到九的博古葉子,而從那個牌麵方框中的留款,可以推斷,這是陳老蓮的《博古葉子》!
新安黃建中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