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柯南道爾(1 / 3)

盧燦快速瀏覽幾行,立即確定,這就是《福爾摩斯》係列其中某一部的手稿!

福爾摩斯的大名,歐美無人不知。

他頭腦冷靜、觀察力敏銳,推理能力無人能及,他善於通過觀察與演繹法來解決問題。福爾摩斯這個形象塑造得十分成功,以至於很多讀者以為確有其人。每天都有很多人往倫敦貝克街221B(福爾摩斯在書中的住所)寫信,向他谘詢案件。

更有甚者,英國王室曾授予小說同名主人公,大偵探福爾摩斯以爵士爵位,英王授爵的條件是苛刻而嚴肅的,卻破天荒授給一個書上的虛構人物。

可見,阿瑟柯南道爾塑造的福爾摩斯形象對英國人有多麼深遠的影響和意義。

福爾摩斯的大名,盧燦自然聽過,但他沒看過任何一部。

他並不知道“Gregson(格萊森)”、“Joseph Strangerson(約瑟夫.斯坦節遜)”、“Jefferson Hope(傑弗遜.侯波)”“John Rance(約翰.欒斯)”等頻繁出現的人物名稱,究竟是柯南先生的哪一部作品。

這事好解決,估計奧本的書店中就有《福爾摩斯》全集,稍後可以買一套。

事實上,盧燦手中的是柯南.道爾《福爾摩斯》係列的第一部《血字的研究》。

這份手稿的持有人,並非盧燦判斷的柯南.道爾,它的主人是《比頓報》的編輯安丁.奎爾。

1882年,柯南.道爾在普利茅斯開業行醫,他的醫術很一般,醫館生意並不好。閑暇無聊的他,參加了樸茨茅斯協會組足球俱樂部(AFC),隻不過他的足球技術同樣不怎樣,隻能擔任業餘門將(當時足球門將位置很不受重視),偶爾客串後衛。

不過,在這家俱樂部中,他認識了普利茅斯當地的報紙《比頓報》的年輕編輯安丁.奎爾,兩人關係不錯。後來,更是在安丁.奎爾的幫襯下,在《比頓聖誕年刊》集結出版。

《比頓聖誕年刊》又是怎樣的刊物呢?

它並非期刊雜誌,而是屬於《比頓報》的年終增發合輯——將一年中報紙上連載的小說、詩歌等文學作品,刊發在一本中。

嗬嗬,用來增收的一種手段而已。

安丁.奎爾看過《血色的研究》後,非常喜歡,說服報社主編,最終將柯南.道爾的作品,刊發其中。

孰料,這篇中篇小說刊載後,年刊銷量大增,福爾摩斯開始他的名垂千古探案行程,柯南.道爾也一舉成名。

安丁.奎爾是責編之一,所以……這份手稿很自然被他據為己有!

盧燦鑒定的第二個錯誤——這份並非初稿,而是柯南.道爾精心抄錄的第二稿,並且還是由安丁.奎爾修改後的定稿。至於《血字的研究》初稿,1960年被柯南.道爾的孫子,捐贈給愛丁堡大學博物館——柯南.道爾畢業於這所大學。

一份書稿,在上版印刷之前,必須要有責編校訂。盧燦所看到的圈圈點點,都是安丁校正原稿中拚錯的詞彙,重新句逗等痕跡。

這份書稿,又為何淪落到到倉庫集市中?

這隻怕與那些老雜誌有關!盧燦的眼睛從鋪了一地的書籍雜誌上掃過。

確實如此!

1914年,一戰爆發,英國經濟衰退,普利茅斯《比頓報》關門倒閉。

安丁.奎爾失業後,回到老家——蘇格蘭奧本,買下一家小型漁場,這份手稿,便被他混在當時的雜誌、報紙中,束之高閣。

1927年,安丁去世,他的後人更不知道這堆破爛雜誌中,竟然還有柯南.道爾的手跡。這次,安丁的重孫,舉家搬遷到格拉斯哥,房子中的雜物,都被倉庫處理公司打包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