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開窗戶,仰頭看看已經放晴的天空,朝陽從雲層的縫隙中透露出來,一道道光柱,撒在鋼鐵叢林般東京城內,看起來竟然給人聖潔的感覺。 下一夜雨,讓東京城的空氣清澄很多,少了前天剛到時的狹窄和憋悶。
兩條雪白的手臂,從背後圈住他,接著是清晰可感的柔軟貼在後背,讓人沉醉。盧燦真想摟著俏佳人重新回爐做美夢,可惜,今天有一位頗為重要的人,要見。
德欽佩丁的私人代表,盧燦今天要見的人。
熟知緬甸情況的人,從這一名字就可以發現這人的身份。 緬甸本地人無姓氏,隻有名字,至於楊天和之類的姓氏,那是他們堅持漢裔習性的結果。“德欽”一詞,源於“德欽黨”,這是緬甸第一個名族主義組織,又叫“我緬人協會”,以反抗英殖民主義統治為己任的政黨。
後來緬甸從中央到地方的重要領導人,基本都出自於這一組織,所以都冠以這一名頭。 可能有人要問,緬政府的領導人不都是冠以“吳”開頭嗎?像吳昂山、吳努、吳丹吞等等。
解釋起來很複雜,總之,可以這麼理解,當政的那波人,認為已經實現抗英殖民統治勝利,那麼冠以“德欽”就不合適,於是改為傳統的“吳”字頭,“吳”假漢字“無”,也就是沒有姓氏的意思。
勝利的果實並非所有人都能分享,分歧便越來越大,於是,德欽意誌被另一部分人繼承,他們將現政府當成反抗目標,繼續使用“德欽”一詞。唔,也就是反對黨。
盧燦在東京,密會緬政府反對黨? 是的,而且是反對黨重要成員,緬共副主席德欽佩丁的私人代表。
說實話,盧燦也不想和這些緬北地方勢力勾連過深,可是,形勢比人強,迫不得已。 緬北勢力錯綜複雜,最大的有三股。最強的自然是緬政府,他們占據統一大義;其次是緬共,他們是緬最大的在野勢力和武裝,對緬東和緬北有很大影響力,緬北很多地方軍都是受他們管轄調配;最弱的自然是地方土司勢力,譬如楊家、桑達拉家族等。 香江盧家在緬北的資源占比,越來越重,而且還有一定數量的軍事力量存在,又與楊家、桑達拉等家族的合作緊密,無形中也成為地方土司勢力一方。
地方土司勢力,其實是最沒有原則性的,也最散亂的,像楊家,他們早先與政府關係密切;羅家與緬共關係密切…… 夾縫中求生存,原本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變局出現於今年一月份,迫使盧燦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鞏固家族產業的緬北基地。
盡管盧燦知道曆史進程,知道此次緬政府的圍剿最後雷聲大雨點小,可是,緬共以及緬北的土司勢力,並不知道啊。這兩方,本質上都不希望緬政府軍再度橫少緬北,很自然的想要抱團取暖——緬共聯係上緬北地方勢力,其中就有楊家。
楊盧兩家在緬北關係緊密,盧家在邁歪金礦附近有七八百人的護礦隊,雖然人數不多,可成員大多數都是內陸退伍軍人,沐過越戰戰火的,戰鬥力很強悍,所以,楊天和便將主意打到盧燦頭上,希望他拿主意,未來該怎麼辦?
盧家在緬北,未來該怎麼辦?最近一段時間,盧燦一直在琢磨這件事。
前段時間走內陸,他會見居多官員,也在打聽內陸對緬共的態度,反饋回來的信息,不太妙。缺少內陸支持的緬共,未來會一盤散沙,而且在國際上的聲譽越來越差——毒品泛濫製造者的名頭,就是八十年代初戴上的。
邁歪金礦是盧家在緬北最大的資源礦,相對來說,緬北翡翠來源反而不那麼重要——納徳軒囤積的翡翠原石可以支持二十年的擴張。
邁歪金礦的股東,三方勢力都有。 四大股東,七位小股東,緬政府占大頭,占有三成的股份,盧家占據兩成,楊家占據一成五,以101軍區(克欽勢力)為代表的緬共占據兩成。剩餘的一成五,被地方勢力,譬如桑德拉家族、羅家以及阿爾達汗所代表的拉普回民小鎮所瓜分。
按理說,這家金礦是共有財產,不應該受到侵擾,但事實上盧家的護礦隊,不止一次和相鄰僅僅二十五公裏的101軍區發生過激烈的衝突——這是緬共對地方勢力的失控表現!
和一個注定要墮落消亡的勢力結盟,有必要嗎?會不會給自己帶來一身騷?
是的,盧燦一直糾結的就是這件事! 現在,已經到了他必須做決定的時刻——盧家護礦隊麵臨兩麵夾擊的危險。
緬政府軍已經在緬共東北地區、八一五地區動手,雙方打得熱熱鬧鬧。緬北克欽地區,政府軍和緬共101部隊,尚在對峙。這一對峙,將邁歪金礦盧家、楊家等地方勢力的各自護礦隊,合計三千多名隊員,夾在中間。
緬政府已經通告楊家,必須在三月底之前,將所有護礦隊撤離邁歪,否則,他們將直接碾壓過去! 護礦隊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