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怎麼和林嘉年扯上關係呢?
這人說的絕大多數內容都是真實的,毛凱誌早年在香江時與林家有過交往。這次招引他上門的,則是盧燦借給九龍銀行的一噸黃金。
一噸黃金在九龍銀行總行公開展出,效果杠杠的。提款潮快速褪去,同時也吸引了許多黃金買家的目光,其中就有毛凱誌。
毛凱誌不僅承諾以比市場價高一成的價格,購置這批黃金,同時還承諾,將九龍銀行作為運大集團的開戶銀行之一。
林嘉年坐不住了。
第一個條件他權答應——這批黃金的所有權屬於盧家,更何況他還用這批黃金的商業價值,抵押給馬銀,可第二個條件,太讓他心動。
九龍銀行一直是二類銀行,其根本原因就是大客戶太少,尤其是經曆這波擠兌潮之後,亟需優質大客戶的加入。
此前,運大集團在香江的開戶銀行有三個,分別是東南亞布點充分的恒榮銀行、歐美華人社區分布點很廣的海外信托銀行,以及奧門的大豐銀行——在歐洲及北美有分布點。
相比這三家各有特色,九龍銀行想要拉攏運大集團,都不好意思開口啊。
現在,對方竟然主動說要在九龍銀行增設轉賬賬戶,怎麼看都是“掉餡餅”啊。
黃金不能賣,又想要對方來這裏開設轉賬賬戶,林嘉年隻得另尋他法——幫對方找一條購置黃金的渠道。
於是,他打電話給盧燦,想要促成兩家交易——在他看來,盧家應該會答應的。畢竟之前九龍銀行收購盧家黃金隻按照市價九成五走,而自己介紹的這條線,則是按照市場價走,甚至比市場價略高。
盧燦嘴角翹翹,心底算是明白,為什麼九龍銀行經營這麼多年,會在林嘉年手中倒閉。
林嘉年做事,太急於求成了。
“毛老,您想要購買黃金實物?”盧燦手指很有韻律的敲擊在桌麵上,腦袋瓜急速轉動。大來財務在明年就會被發現巨額虧空,具體虧多少不清楚,但它引發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香江金融風暴,數額必定巨大。
大來財務還有錢買黃金?這時,毛凱誌最該做的事,應該是四處彌補虧空吧?
“是的,我聽嘉年說起,盧家在緬甸有金礦……”毛凱誌繞繞大拇指,點點頭。
盧燦打斷他的話,說道,“盧家在緬甸確實有幾座翡翠礦,有點伴生金礦,儲量不大……”
毛凱誌臉上的失望之色一閃而過。
盧燦又說道,“不知道毛先生要多少?怎麼支付?”
嗯?毛凱誌手指一頓,立即哈哈大笑起來,繼而將腦袋往前探了探,“當然是越多越好,我可以每次進貨一噸,市場價高一成,支付方式是恒榮銀行的彙票,怎麼樣?”
盧燦嘿嘿一笑,頓時明白對方怎麼操作的了。
問題出在承兌彙票上!
因為多米尼加財務公司的問題,盧燦對承兌彙票研究的非常透徹!
毛凱誌想要用銀行承兌彙票來購買黃金,而銀行承兌彙票是典型的“遠期支付”,也就是當時賣方拿不到錢,必須等到時限過去之後,才能去銀行承兌出款項。
這個時限,在內陸為一個月到六個月,在香江則是一個月到一年。
有這至少一個月的時間做緩衝,毛凱誌可以拿著這一噸黃金去幾家銀行轉轉,拿到至少超過五倍的“銀行信用額度”,也就是說,他最少能開出同等數額的承兌彙票五張。
以一換五,難怪他願意用高出市場價一成的價格,收購實物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