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美洲金幣(2 / 3)

洞穴不算大,屬於海島熔岩洞——克魯索島就是因為火山噴發而形成的,火山岩中含有大量石灰岩,被海水侵蝕後形成的空洞。

“當初喬治怎麼就找到這個山洞?他為什麼沒回來取呢?”阿爾達汗四處打量這座熔岩洞,發出自己的疑問。

“嘿嘿,估計是找不到地方了!”這是盧燦的猜測。

是的,他和阿爾達汗翻找了不少資料,都顯示克魯索島上的寶藏,是英國海軍將領喬治安遜所掩藏的。

中世紀的西班牙、葡萄牙幾乎壟斷美洲與歐洲的貿易,在商船滿載金銀財物的刺激下,大西洋上的海盜劫掠蓬勃興起,其中尤以英國、尼德蘭和法國海盜為盛。

說是海盜,其實就是海軍,譬如克魯索島的這批寶藏,與英國海軍上將喬治安遜關係很大,不少木箱上,還殘存著他的錫封印。

喬治安遜,1697年出生於斯特福德郡,父親是威廉姆安遜,一名持有私掠證的海軍艦長。喬治十五歲加入父親的船隊,迅速升遷,1724年即被任命為小軍艦的艦長。1737年任“百夫長號”艦長,這是一艘八百噸的主力戰艦,同時整支艦隊擁有六艘作戰艦隻。

1740年,他受命進攻南美的西班牙殖民地。所謂的攻擊,就是瞅準機會,狠狠打擊西班牙的商船。在海上飄蕩半年多之後,終於被他逮到機會——美洲新西班牙總督拿汀.坎佩斯,派一支艦隊,押運新一批金銀幣以及印第安財物回馬德裏。

當時,駐紮在南美的西班牙艦隊主力,都在南美洲的東麵海域,也就是福克蘭群島附近,與英國主力艦隊及武裝商船對峙,並且在隨後爆發了著名的“福克蘭海戰”。

此次戰役,雙方都損失慘重,但是,也正是這次海戰,西班牙的海軍力量下滑明顯,而英國得益於“私掠證”所帶來的龐大利益,逐漸成為海軍第一強國。

拿汀.坎佩斯認為,既然英國船隊都在南美洲東麵水域,那麼,太平洋西海域應該沒有多大威脅。他疏忽了,所排遣的護衛船隊隻有九艘。

九艘西班牙戰艦,也要比喬治.安遜的六艘艦隊龐大。喬治的戰術很成功,他利用英國艦隊的速度快的優勢,最終全殲這支護衛艦隊,俘獲三艘商船。

可是,他自己的艦隊同樣損失慘重,隻剩下一艘旗艦百夫長號,還傷痕累累,連船舵都被炮彈砸斷。

商船是無法押運回英國了,他選擇了就近的克魯索島,匆匆掩埋這些財物,並槍決了那些商船上的船員,然後倉皇逃竄——此時,駐紮在北美洲的西班牙艦隊,追了上來。

喬治.安遜的船隻,開始了一次全球飄蕩之旅。

它順著洋流,橫穿太平洋,1742年下半年抵達中國。為此,他還撰寫過一本《環球航行記》,成為多年後英國勢力涉足亞洲的指引性讀物。

環球旅行結束後,他很快被擢升為英國海軍上將,可是,克魯索島卻不見了——他曾經四次指揮艦隊去尋找,都沒能找到,廣袤的太平洋上,想要尋找一座小島,太難。

一直到死,他都沒能再見這些戰利品。

“這些東西,究竟是印加的,還是阿茲特克的?怪模怪樣的?”阿爾達汗挑揀出幾枚品相不錯的金幣,顛了顛,再度問道。

“都不是,這是西班牙重新鑄造的金銀幣。”

挑出四枚,盧燦腳踏辨識——這些金幣,同樣需要他運送到歐洲、美國處理。至於金磚和銀磚,則需要重新熔煉,出手給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