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柿右衛門(3 / 3)

是的,他精通東方文物,對歐洲藝術品也算懂行,可是,印第安人的東西,實在是……太偏門,從來沒研究過,真心不懂。看來這次回去之後,要找這方麵的書籍好好看看,自己身後是一家博物館,印第安文明同樣是輝煌的古文明,不能一點都不知道啊。

好吧,看好的老物件,就當成工藝品還價吧,反正這裏也確實是工藝品居多。

不過,盧燦的驚喜很快就來了,這是一家極其少見的瓷器攤位,攤主竟然是一位亞裔,二十來歲,看他說話帶鞠躬的架勢,應該是東瀛僑民後代。

因為瓷器稀少,所以他的攤位前擁簇著一堆人,還有幾位很明顯的歐美人,攤位的另一側則被幾位本地中年婦女圍著,討價還價的議論著攤位上的彩瓷。

難得見到自己喜歡而且懂得的東西,剛好歐美人和本地大媽之間有一條空隙——估計雙方都不願意沾惹對方,盧燦立即鑽了進去。

兩邊人都看了看盧燦,見是東方人,都沒說話。

那位年輕的日裔攤主見來到兩位黃皮膚的東方人,很高興,立即鞠躬,“啊呐他哇,尼哄進的嘶卡(您是東瀛人嗎)?”

“NO!我來自香江!”盧燦立即用日語回複一句。

有些失望,不過聽到盧燦的日語說的很流暢,他還是很開心的招呼盧燦,看自己攤位上的貨色。

盧燦看了兩件,心頭狂喜!

又快速掃視一遍攤位,頓時起了包圓的心思——這個年輕的攤主明顯不識貨!

自己手中的這件,是一件司馬光砸缸救友圖八角瓷盤,精美的東瀛赤繪瓷,而且是大名鼎鼎的“柿右衛門瓷器”!

別瞧不上東瀛瓷器,十八十九世紀,東瀛瓷器在歐洲廣受歡迎,僅次於中國瓷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赤繪瓷器。

赤繪瓷器是什麼?就是類似於中國的五彩瓷!

柿右衛門又是什麼鬼?

他是東瀛江戶時期著名陶藝家,原名喜三右衛門。他們家族在佐賀縣有一口陶窯,柿右衛門六七歲便跟在父親酒井田円(圓的日語形)西身後,學習燒製陶瓷。

父子倆借鑒中國五彩瓷技法,通過貿易商從中國進口彩繪原料,付出兩代人近三十年心血,終於在喜三右衛門四十八歲時,成功燒製出絢麗多彩的赤繪瓷。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喜三右衛門用自己燒製的上等瓷器,盛放柿子獻給德川幕府的藩王德川家光。德川家光非常喜歡這種瓷器,賜給他“柿右衛門”這個名字。

此後,柿右衛門也成為東瀛赤繪瓷的代名詞。

最早期的柿右衛門瓷被視為國寶,這些瓷器雖然不是柿右衛門的親手作品,但依舊是江戶時代的赤繪代表作,應該是第四或者第五代柿右衛門的手筆。

東瀛有一點很邪性——家族傳承做的非常好。譬如這柿右衛門赤繪瓷器、家族、以及窯口都還在,現在柿右衛門瓷器已經傳承到第十五代了。

這小子不識貨,竟讓把珍貴的柿右衛門赤繪,當成當成普通的瓷器售賣!

嘿嘿,這便宜,撞上了,怎麼能不占?

攤位上還有各類生活瓷和商瓷四十多件,盧燦看著左側的黑大媽,又看看右側的那幾位歐美人,兩撥人手中都拿著幾件赤繪瓷,有些心動想要出手的模樣。

除了留下一些存進虎園,剩下的那些,自己能從長澤茂手中換到不少珍貴的中國古文物呢。

他一件也不想放棄!

這可怎麼辦?怎麼把這些人給趕跑了?

自己好包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