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張老來港(3 / 3)

“您老這次來港,就幫幫我,看著園子?”盧燦見他有些激動,連忙轉移話題,“這次我去菲律賓,又帶回幾件好東西哦?您老也幫忙掌掌眼?”

丁一忠將盧燦從達古潘購置的物品擺上桌麵。

光明鑽酋長冠被王鼎新老爺子直接拿走,這件東西可以做納徳軒鑽石品類的鎮館之寶。盧燦還想著送進虎園呢,可看看王鼎新背後,嬉笑著賞玩這件酋長冠的田樂群和孫瑞欣,哪能不明白,這倆丫頭慫恿的?

算了,土著的東西,進不進博物館,無所謂了,她們開心就好。反正工藝也不算如何出色,如果沒有那粒“光明鑽”還有十四顆紅寶石的話,這金王冠就是土包子一枚。

那幅顧正誼的《雨後荷苑圖》,所受到的矚目,排在第二位,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桌上的四隻螺鈿器上。

“這應該不是江千裏的手跡,乾隆造的風格很明顯。”李林燦盤玩著百寶嵌,念念有詞。

江千裏是明末清初螺鈿名家,他的螺鈿,能和時大彬的紫沙、黃應光的版刻、方於魯的製墨、陸子岡的治玉、張鳴岐的手爐齊名,宗師級人物。

這四件螺鈿隨嫁物品,屬於雜項,並非李林燦的強項。盧燦當時購買時,也沒鑒定出來具體出自那位大師的手筆——古時候對匠人很歧視的,非絕頂宗師級別人物,難以獲得留名青史的機會。

“這是李宗毓的作品。”張博駒老爺子將四件點螺都看了一遍,很快給出答案。

李宗毓?盧燦有印象,但還真的沒想到是他。

李宗毓,字長秀,贛省吉安人,善製物。盧燦所記得有關他的記載,就這麼簡單。

張老說的如此肯定,一定有原因的。

他老人家也沒等大家追問,自己說道,“《履園叢話》中,有關於李宗毓嫁女以及十裏紅妝的記載,有關於這件百寶嵌的描述。”

一句話說的盧燦直拍腦門!

《履園叢話》又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部奇書。

它沒有確切的作者,肇始於六朝,經唐、宋、元、明各代的不斷發展,到清代達到全盛時期。清代筆記的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麵,舉凡典章製度、天文地理、文物典籍、金石書畫、詩文詞章、人物軼事、社會異聞,以至各地的風俗民情,都有所記載。

書中記載,吉安人李宗毓非常喜歡自己的小女兒。女兒長大,嫁給臨縣白鷺書院的一位秀才,他擔心自己匠人的身份,讓女兒在對方家中受委屈,便傾盡家產,為女兒出嫁準備了“十裏紅妝”。

這段故事中,確實有關於陪嫁物品的描述,其中有“早生貴子百寶嵌”“雙龍戲珠梳妝台”等螺鈿器的描述。

幾件物品一對比,完全符合!還真是!

誰沒事會去關注一篇“傳奇故事”中的內容?老先生的記憶力,震住一片,太強悍了!

連一向心高氣傲的李林燦都對老先生拱手致敬!

張老來港,盧燦陪著他住了幾天。老先生夫婦及張宗澤兩口子,都被安置在東半山別墅。這裏距離虎園博物館很近,老人家溜達著十五分鍾就可以抵達,很方便。

這幾天,他還去看了看潤馨瓷廠,北宗對製瓷不算很精,但他眼界足夠開闊,還是就潤馨瓷廠正在進行的“汝窯仿製”工作,給出自己的建議。

盧燦跟在他身邊,學到不少鑒定和仿製方麵的知識,老爺子傾囊相授。

如果不是阿爾達汗和潘雲耕回港,盧燦還真想繼續下去。

他倆回來了,阿爾達汗麵色驚駭!

這次細查,無意中得知一個天大的秘密——東瀛二戰中的秘密組織,山百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