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華家遺物(2 / 3)

相比較這件,剛才的老雲子價值要高太多,不過華克倖不懂行罷了。

“這把壺,華哥要多少?”盧燦放下壺具,重新蓋上壺蓋,向前推了推,笑著問道。

華克倖小眼睛在盧燦臉上掃了掃,似乎在尋摸著怎麼報價,兩根手指急速撚動,許久,他冒出一句,“盧少,一千塊,您看如何?”

一千塊?如果用後世標準衡量,很便宜,但如果橫向比較,這價格太貴——盧燦在友誼商店收了四把顧景舟的壺,單把價值也不過一百二十元。

那可是一代壺宗!當然,現在顧老的評價還沒這麼高,所以價格便宜。

黃玉麟雖然有名,但和顧景舟大師相比,他還要差點!

“一口價,依舊五百!”盧燦再度將這把壺往他麵前推推,然後攤攤手,“如果華哥覺得這價格不合適,你可以帶回去再找找其他人。”

華克倖再度看看盧燦,見他不像說笑,連忙賠笑著將茶壺推回來,“誰讓我和盧少投緣呢?五百就五百,咱好說話!”

這把壺因為有鈐印,他去蓬萊街幾家國營古董鋪子問過不止一次,最高的出價,也不過二百多點。盧燦的五百報價,已經是最高價的兩倍,他家所藏的這幾件東西,已經埋了幾十年,此時有這麼合適的出貨渠道,焉能不賣?

第三件是一隻鼻煙壺,馬少宣款,工筆內畫雙馬,通高九厘米、肩寬四厘米。

一麵繪花馬,配詩曰:風漫大宛國,奇蹄涉流沙;龍駒映秋樹,嘶聲警昏鴉。邊款:寫郎世寧筆意。

另一麵繪白馬,配詩曰:青山奔霄驄,備駕秋圍中;俊骨易調習,一嘶霜葉紅。款落:丁酉二月馬少宣。

“嗯?”盧燦接過來細看。

馬少宣被成為“京派內畫鼻煙壺四大名旦”之首,古玩行當中流行“登堂入室馬少宣,雅俗共賞葉仲三,陽春白雪周樂元,文武全材烏長安”,說的就是這四大名旦。

盧燦眉頭皺了皺,馬少宣的鼻煙壺,國內實物很少,他還是見過不少圖片及影像資料的。這隻鼻煙壺,畫得認真,寫得努力,功力不可謂不深。但跟被稱之為神品的馬少宣作品相比,還是技低一籌。特別是款識“馬少宣”三字,不同於盧燦所見過的馬少宣本人筆跡。

盧燦看了半天,倒是越看越像馬少宣的侄子兼弟子馬紹先先生代筆之作。

馬紹先同樣是鼻煙壺內畫名家,但相比馬少宣,火候、畫工、筆力,都還有所欠缺。馬紹先早期作品,為了能賣上價,一律署名馬少宣,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一九三三年。

“華哥,要聽實話嗎?”盧燦將這尊鼻煙壺遞給對方,嘴角一翹,笑笑。

華克倖一驚,連忙追問,“怎麼了?這鼻煙壺有幺蛾子?”

“算不上幺蛾子。”盧燦指指那落款,“這並非馬少宣馬老親手之作,是侄子馬紹先代筆,價值上要差一些。”

“那能賣多少錢?”這才是他所關心的,至於馬少宣、馬紹先,管他們是誰?

盧燦豎起一根手指晃晃,這價格,黑心。

“一百啊?”華克倖有些失望,又看看這小東西,覺得這麼小能賣一百,還是不錯的。立即將這方鼻煙壺推給盧燦,“一百就一百,權當交朋友了。”

他隨後將麻袋中剩餘的四件東西,全部掏出來。

一尊無落款的和田玉筆架山;一方署名汪複慶的徐公硯;一枚雙麵雕刻的薄玉片,盧燦估計應該是早期書簽,正麵蘭花背麵山水,很精致小巧;還有一尊純銅麒麟鎮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