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矛盾激化(2 / 3)

呃?這人的臉色,怎麼說變就變?還能不能好好聊天?盧燦的眉頭同樣微皺。

八十年代初,國內眾多博物館的館長,都是老一輩的收藏、鑒定、考古或者國學方麵的專家級人物,遠非後世博物館館長更偏向於商業管理或經營方麵的人才。

這些老人天生對文物外流很反感。

香江又怎麼了?香江同樣是境外——這是此時國人的共同看法。

所以,一聽說盧燦是香江人,馮老爺子當場有些不高興。

除此之外,他還有點點私心——這些藏品留在國內的話,他還可以通過勸說張博駒,興許還能為津門博物館要到一些。如果一旦通過其他途徑運到香江,那津門博物館隻能望洋興歎,幹流口水。

馮老一句話,讓現場再度冷場。

張淑成也有些惱火,三番五次的插手張家的交易,你老馮想要幹嘛?因此也忘了將馮德生介紹給盧燦認識。

“老先生,你多慮了,這些藏品,我會運送到京師,交給師伯重新養護一番。”

“你能確定不運出境?”馮德生立即追問一句。

這句話噎得盧燦直冒火,又遇到一位“徐梆達”?

他的聲音也有些發硬,嘴角一翹,略帶譏諷的說道:“老先生,我認為您應該關心現階段國內文物倉庫管理工作,這要比盯著張老這批藏品,更有價值。”

是的,盧燦這句話,確實在揶揄國內文物保護不力的現狀。

老先生是博物館館長,他的職責就是保護國內文物,盧燦這句話,戳到他的痛點上。老家夥脾氣暴躁的很,立即站起身來,“還不是你們這些境外資本勾/引的?”

“這話就有失偏頗了吧。究竟什麼情況,您老先生也應該心知肚明。”盧燦不冷不熱的再度回擊一句。

“你!”

馮德生一輩子德高望重,哪經曆過後輩這樣和他說話?氣得拂袖而起,不再理會盧燦,轉身對張淑成說道,“張老哥,這事你得多思量思量,東西賣了,就再也追不回來了!”

說完,對他拱拱手,“告辭!”

馮老爺子說走就走,看都沒看盧燦一眼。

“這……這……”張淑成追出兩步,最終扶著門框,重重的歎息一聲。

錢都收了,能不賣嗎?

“張老,這位老爺子誰啊?怎麼一口官腔?”等他重新回屋,盧燦問道。

張淑成苦笑著搖頭,他沒想到,盧燦竟然和馮德生爭執起來,“找找你師伯,讓他出麵說說情,春遊和他的關係還不錯,兩人都是國家文管會的委員。”

“這位是津門博物館的館長馮德生,他還是津門文管會的主任,津門文物局的副局長。你說的那些事,都是他的管轄範圍。”

“也怪我,剛才沒給你介紹。”

張淑成再度搖頭,“馮老弟平時的脾氣不是這樣的。我家藏品,當年被革委會的那幫人搜走,幸虧有他出麵,才得以保全,所以我們關係一直很好的。”

聽完他的介紹,盧燦心頭發苦,這一不小心,得罪的津門文物界的大佬呢。

馮德生真人沒見過,但他的大名,聽過不止一次。津門博物館正是在他手中,吸納了包括張淑成、周淑濤等人的藏品,一舉成為國內一流的博物館。

如果剛才知道是這位,自己怎麼著說話也要小心點。

這位值得尊敬,擔綱了十六年的津門博物館的館長,八四年卸任,八七年去世。

去世前,將自己所藏有的一千一百多件藏品,無償捐獻給津門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