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以牙還牙(2 / 3)

其中一位年輕的女人,身著紫橙色的和服,頭發高高發髻起,斜插著一根日式的排珠釵(釵柄綴有珍珠流蘇),發髻另一側佩有一朵紅花。

年輕女子為舞蹈形,側身,左手前伸,幾根手指微微屈起,右手臂繞背,貼在和服的腰部,這正是東瀛藝伎的獻舞的起手式。

她的舞姿占據整幅畫的視覺中心,其身上的和服,色調堆積和美,色塊多而不雜,很有形象生動。

年輕舞姬的身後,站著一位的中年女子。她的麵容很嚴肅,身著灰色和服,其姿色、表情、服裝,與年輕女子形成鮮明對比。

將年輕的藝伎襯托的愈發美豔而婀娜多姿。

“好作品!怎麼有點像黑田清輝的《舞伎》?”成功大學,臥虎藏龍,很快人群中就有人點出這幅畫的出去。

“靠,真的有點像黑田清輝的《舞伎》,會不會是仿作?”

“還真是大師的風格。”

…………

敞開的車窗,終於將這些話語,一字不漏的傳到老者的耳中。

顏水隆皺皺眉頭,黑水清輝的作品?能出現在這街頭小販手中?不可能!

他很快否定這幅畫的真實性,但心底的僥幸,依舊存在,拍拍前排的椅背,“阿奇,下去看看,究竟是不是黑水大師的作品。”

這位司機是他的弟子之一,自身的學識能力很不錯。

為什麼他會對黑水清輝這麼感興趣?

原因很簡單,此人對台島油畫的影響力巨大,而且與顏水隆有直接關係。

日治五十年,東瀛文化對台島有著深刻影響,其中就有油畫。

對台島油畫影響最深的東瀛畫家有兩位,其一就是石川欽一郎,此人被譽為“台島油畫之父”,另一位就是黑水清輝,此人是世紀之交的東瀛知名畫家,東瀛外光畫派的創始人。

算起來,黑水清輝要顏水隆高出兩輩,他是岡田三郎助的指點師傅(指點過,非正式授徒),而顏水隆在東京學畫時,正是岡田三郎助的學生。

因此,顏水隆也可以說是黑水清輝的徒孫。

祖師爺的畫作,流落台南街頭?他心底是不願相信的。

黑水清輝病逝於1924年,根據他的遺囑,以他的遺產創立了美術研究所,即今天的東京國立文物研究所,黑田清輝的作品大部分收藏於該所,顏水隆去那裏參觀,不隻一次。

可是,弟子齊奇的回答讓他吃了一驚,“老師,我看不準!”

齊奇又補充了一句,“沒有簽名,但畫風很像,融合了寫實主義與印象主義畫風,不僅造型堅實,色彩亦激情張揚,很有黑水大師的風格。”

難道真的遇到黑水大師的作品?

這下顏水隆坐不住了,推開車門,在弟子的幫助下,來到人群外。

“讓讓!”齊奇喊了一聲。

有學生立即認出老者,連忙將他讓進去。

“大師,您看看,這究竟是不是黑水清輝的作品?這家夥,開口就是一百萬新台幣呢!”有人在旁邊附和著說道。

中年男鬥笠下的眼睛,閃過一絲喜悅,他此行的目的,就是為了引出這位老者。

至於老者是否願意掏一百萬新台幣來購買,就要看這幅畫能否被識破。

“我看看這幅畫,可以嗎?”顏水隆來到中年男的麵前,抬頭問道(顏老個頭不高)。

原本以為自己德高望重,態度和藹,那中年人怎麼也該給麵子,可那人的動作,氣得顏水隆恨不得抽他一耳光。

那中年男將懷中的油畫摟緊,問道,“你買嗎?不買看啥?”

“這是我祖上在小早川大人家中做幫工時,大人賞賜給我祖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