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台北應對(2 / 2)

“所以,這份圖冊,不是偽作,而是趙左個人的習作冊。”

“他們的報道不準確,我們應該糾正這些報紙的說法,以免誤導別人。”李仲明老先生是真正做研究的人,根本不懂官場、商場上的那些勾心鬥角。

老先生口中的趙左,是董其昌的好友,也是董其昌的長期代筆人。趙左創蘇鬆畫派,明末知名的畫家,其繪畫能力並不遜色於董其昌。

但趙左相比董其昌,有一大不足,董氏所具有的超凡書法功底是趙左力所不逮的。

所以台北故宮所藏董其昌紀遊圖冊上文字很少,正是因為相比董的書法,趙左自認不如,才沒有動筆。

李仲明正是依據“無鈐印、無題跋、少題字、自作畫”這四點,鑒定這本圖冊,並非媒體上所認定的偽作,而是趙左的臨摹練習冊。

聽完李仲明的說法,蔣複璁沉默無語。

話說此時的學者,無論是台島,還是內陸,對待專業的態度,非常求真求實。遠不是三十年後,台北故宮那副拖拖拉拉,死不承認的無賴學者模樣。

蔣複璁摸摸額頭,覺得按照李仲明的思路,倒也不錯——借助此事,將這本館內也頗有爭議的董其昌紀遊圖冊,就此正名為《蘇鬆畫派趙左臨摹董其昌紀遊圖冊》。

也算是結束一段紛爭。

“仲明啊,你整理一套完整的、有關這本圖冊的鑒定報告,明天給我。”蔣複璁真的有些累了,他靠在沙發背,說道,“我安排書畫部,內部討論一次,爭取在後天,給外界媒體一個詳實的答複。”

他又回頭對周工鑫吩咐道,“明天安排老紀、繁中他們都過來,參與鑒定。另外,幫我聯係素心樓,問問錢師叔身體還好不好?能不能見客?就說我明天抽空去拜訪他。”

相比師弟的單純,蔣複璁可謂聰明絕頂,老奸巨猾,他很快想到如何對付中大的方法。

素心樓,是錢穆先生的住宅。蔣複璁為何要找錢穆?

錢穆是新亞書院創始人,香江中大創始人之一。在中大,錢老有著無與倫比的影響力。蔣複璁找他,無非是想要盡快將此時壓下去。還有就是,看看能不能將這兩幅畫“募捐”上來。在他看來,這件事應該不難,中大嘛,畢竟不是外人。

為何要這樣說?還得從錢穆說起。

錢穆老先生雖然隻比蔣複璁大三歲,但輩分整整大一輩。

錢老十六歲開始擔任教師,二十年代末便開始擔任燕大和北大的教授,當時蔣複璁還在北大跟著老師讀碩士。錢穆與蔣複璁的恩師蔣夢麟是同事,兩人關係非常好,因此他就天然就漲了一輩,成了蔣複璁的師叔。

中大這些年因為錢穆的關係,和台北故宮的合作、交流以及研究,很多。

因此,蔣複璁很自然的認為,這件事應該不難擺平。

李仲明陪著師兄走出辦公室,“師兄,我想去香江中大,實地見見這兩幅畫,您看可以嗎?”

台北故宮中的董其昌紀遊圖冊是摹本,現在聽說兩幅真本殘頁出現,他心如貓撓,非常想見見真品。真品、摹本,對比著,還有比這更有趣的書畫研究了嗎?

蔣複璁覺得他的提議不錯,怎麼著也是中大那邊一幹教授的自說自話,究竟是不是真品,還得要自己派人鑒定,才放心。這個人選,自然是李仲明最合適。

於是他點點頭。

“明天開完鑒定會,你就可以去。我給你寫兩封信,帶給馬臨和金耀基,他們會給你一定便利的。如果可以,直接將那兩幅畫帶回台北,我也見識見識。”

老先生的口氣不小。

他還真不是吹的,他口中的馬臨,雖然是香江中大的校長,可那不是錢穆,無論是學術還是輩分,乃至資曆,馬臨都要差他幾條街。

而此時,許佳聞、許家耀、羅大偉三人正站在新亞書院院長辦公室內。

案板桌後麵坐著一位微胖,戴黑方框眼鏡,叼著煙鬥的中年人。

正是新亞書院院長金耀基老先生。

他此時火氣正旺,將三位上晚自習的學生抓來問話。

金院長的眼神很淩厲,盯著這三位搗蛋的學生,想聽聽他們怎麼解釋今天發生的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