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顧家怎麼樣?”他問道。
“顧家三個孩子很爭氣。顧家老大是個女娃子,一早就去天水圍那邊的紡織廠做工;二娃子也是女孩,在市裏打工;老三是個男孩,現在在港大上學。”
“這次他們家能分到圍屋,也是嶺上人對顧嫂子的尊敬。”
“她們家這麼困難,會有好東西嗎?”盧燦想到一個問題,問道。
溫阿四撓撓頭,笑得有點尷尬,“顧嫂子當年怎麼養活這三個孩子的?還不是撿破爛嗎?當年她漫山遍野的撿破爛,有些值錢的東西,都被她留下來。我以前看過一次,有些東西似乎還挺值錢的,不過我看不準。”
“這不,我答應顧嫂子,帶你過來瞧瞧。”
得,合著是溫阿四又發善心,這是帶自己來挑揀破爛來著。盧燦白了他一眼,看得他心底發虛,嗬嗬直燦笑。
“她家破爛多嗎?”盧燦看到一家小賣鋪,指了指,“要不,我買點米和菜,讓顧嫂子做點午飯。我們好慢慢看。”
“咦,這主意好。”溫阿四真的拍手讚道。
兩人拎著盧燦買的鹹魚臘肉還有一小袋子米麵,敲開灣口的工字棚的木門。
這種工字棚,是調景嶺最早一批簡易住宅。頂部是黑色的氈布,被木條釘上,一麵牆是泥磚的,另外三麵還是石棉瓦,隻能算是遮風避雨一片地方,根本不能算是房屋。
“小時候,我們一家子都住這種工字棚。一個棚內最多時能住十多戶人家。”溫阿四二十多歲,對小時候的記憶,還是蠻深刻的,他說起來很感慨。
他指著這種工字棚說道,“現在已經很少有這種住戶了。大家都想方設法去搭建草屋,也比這種房子強。夏天悶熱,又不防雨。”
門開了,一位身材矮小,麵容黑色的中年女性站在門後,看到溫阿四,臉上露出欣喜,“阿四呢,你帶老板來了?”
這就是溫阿四口中的顧嫂子。
“嫂子,中午在你這兒押夥食,你辛苦點哈。我帶著老板挑物件呢。”溫阿四提起手中的鹹魚臘肉晃了晃。
“啊呀,來就來唄,怎麼還帶夥食?飯還吃不起呣?”雖然顧嫂子看盧燦很年輕的模樣,有些疑慮,但始終還是沒開口。
走進工字棚,裏麵一股淡淡的黴味。
這種工字棚很大,內部就是一個大開間,被主人用簾子隔出一個個私人空間。
靠西的一側,小山一樣堆放著大量的破爛,書籍、報紙、瓷器、廢鋼鐵、銅菩薩、殘破的碗碟茶盞,黴味就是這裏麵散發出來的。
笑著和顧嫂子客氣兩句,盧燦便將目光投向這座“垃圾山”!
顧嫂子給兩人塞了兩條凳子,泡了杯茶,自己就去收拾午餐去了。
“四哥,這是讓我分揀垃圾呢?”看著成堆的東西,李辰點點手指溫阿四。
溫阿四連忙拉著他走向另一側,指了指說道,“哪能呢?我已經分揀過一遍。這些東西,我看不準,你隻需要看這些就行。那邊的大家夥,我來。”
眼前有十多件物品,有瓷、有書,品相還不錯,是溫阿四分揀過的。
雖然有點異味,但眼目前就十來件,忍忍就看完了。盧燦拿過凳子,塞在屁股下,順手拿起一本破破爛爛的古籍。
翻了兩頁,他就嗖的站起身來!
要不要這麼傳奇?垃圾堆中看到的第一本書,就是宋版刻本?
這太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