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對盧燦微微點頭,自己跟著譚衛東,從客廳往後穿過去,庫房應該在後院。
等譚衛東繞過照壁,盧燦緊走兩三步,來到疑似花神杯麵前。
裏麵還有半杯酒,將其分到另外兩隻杯中,翻過底款,雙列青花款“大清康熙年製”。在看看腹壁,“叉型桂花樹,右側橫枝斜,點點翠藍葉,片片青花圓”。
正是標準的桂花杯圖案造型。
將杯身轉過來,兩列書款“枝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
這是選擇唐代詩人李嶠的五言律詩《桂》中的兩句。
他又將這隻花神杯,對著院子裏的照了照,杯子的透性如玉,能從杯子內部,清晰的看到杯底的雙列底款。
正品!品相完好的正品!
終於確定,這讓他的心徹底放下。同時也有些好奇,這譚家,究竟有多少古董?
循著兩人剛才的腳步,盧燦也轉過照壁。
照壁後側同樣是廳,不過這邊是餐廳。一張直徑足有三米的大圓桌,旁邊分列八張圓凳,在麵南背北的位置,則放著兩張高背椅,應該是家主和夫人的位置。
粗略一掃,這桌椅同樣是海黃的,桌麵上的疤臉,足有十多處,好料!
桌子正中央,放置著一張瓷茶盤,上麵擺著一壺六杯。
盧燦立即上手摸了摸,壺一般,道光年間的南瓜壺,但配套的六隻杯子可不同凡響,正是花神杯中的六隻。
譚家肯定有一套完整的康熙青花五彩十二花神杯!
盧燦隻能匆匆一瞥,他已經聽見鄭光榮和譚衛東的說話聲。
穿過餐廳,有一道門通向後院。後院左右兩側是廂房,應該是譚家的庫房和廚房。院子中的葡萄,長勢不錯。鬱鬱蔥蔥的遮蔽了大半個院子上方的天空。
夏季納涼的好去處。
鄭光榮和譚衛東兩人站在葡萄藤下。
“譚生,這二十方木料,我可以給你五百美元一方,二十方,我加上一萬美元,一共給你五萬美元。”
“這是我能出的最高價,你總不能讓我賠本吧。”
有來有往,譚衛東立即搖頭。
“我家的木料,肯定不止一百方,鄭老板按照一百方給價,我太虧了;另外,這裏麵庫存的木材,可都是上等木材,那兩根紫檀大料,每根都超過五百斤,你按照五百美元給價,也不合適,最少要一千美元一方。”
鄭光榮立即反駁,“譚總,話不能這麼說。”
“你家的家具,你也知道,唯一的優點就是蠻實。這些家具弄回去,我肯定再翻新,出花式,這可是很廢料的。”
鄭光榮立即指出他家的家具不足——就是蠻實,觀賞性嘛,一點沒有。
譚衛東也知道這些東西的不足,除了料好,做工實在是太差——一幫潰兵能挑出木匠就不錯了,還能要求他們做出藝術品?
他有所退讓,但最終價格咬死在六萬美元,再也不肯讓了。
六萬美元,折合港幣差不多四十二萬。
買下這棟房子,鄭胖子和盧燦最少要賺出四倍以上的利潤,但鄭胖子似乎不太滿意,其神色躊躇,他想抻一抻譚衛東。
這時,前院突然傳來一位女人的大嗓門,“衛東!在家嗎?我來拿你家的鍋碗茶盤,收拾好了嗎?”
盧燦眉頭一皺,真是橫生枝節!
鍋碗盤碟,能讓你拿?
我看上的就是這些鍋碗盤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