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溫家阿四(2 / 2)

好在盧燦經曆上次事情後,性情似乎變了不少,還真的從大褲衩的兜中掏出一個錢包,將今天的貨款全部交了出來。

田嬸點了一遍,又看到盧燦錢包空空如也,忙著抽出兩張,還給盧燦,“我保管三千五,給你留兩百,省著點花。”

順著文武廟的台階,轉上摩羅街,盧燦的腳步稍稍放緩,看向兩側的櫥窗,那裏麵擺放著各種藝術品,堪稱玲琅滿目。

提到香江,人們總是記得電影、金融或者地產,其實香江的藝術品產業一直非常龐大,龐大到難以想象。

盧燦很輕鬆認出,剛才路過的一家店麵,櫥窗上一隊如同列兵式的佛首,正是來自於吳哥寺的金剛佛頭。而對麵這家櫥窗所展示的銅鬲,則是來自內陸周朝的禮器——二十年後絕對的國寶級文物。

七十年代的香江,華夏文物不值錢,黃金標出草根價!

翻了翻錢包,裏麵隻有田嬸留給自己的兩百塊。盧燦搖搖頭,還是沒錢啊,如果老子有錢,他麼的將香江文物商店全部抄底,三五年下來,妥妥的一家世界一流博物館。

黯然一歎,腳步加快,摩羅街這種正規店鋪,並不適合現在的自己,還是去樂古道吧。

穿過小巷,向西步行十分鍾,來到一片平房區。這裏是香江藝術品交易區的延伸——樂古道,這裏生活著眾多以擺攤售賣藝術品為生的小攤小販。

整條長五百米的街道,隻留下容許兩三人通過的仄仄小道。幸虧阿燦很瘦,如果以鄭胖子的身材來這裏絕對要小心翼翼,否則極有可能將攤位撞翻。

攤位後麵的平房,被這些小商小販租賃下來作為庫房和生活區。

樂古道,盧燦以前也來過這裏,不過那時他是和同伴們一起來收保護費的——這一片是屬於“和字堆”的地盤,每輛平板車每個月要交二十個大子(二十港幣)。

和字堆提供的保護主要有兩種,其一是通風報信——有市政管理人員來排查,和字堆有義務提前通報給這些商販;其二是保護這裏的商販不被其他組織欺負。

最近樂古道不太平。

義安公司想要這條街,與和字堆爆發了兩次大規模械鬥,他受傷便是因為此事。

太陽還沒有完全落下,整個樂古道被洶湧的人流擠滿,這是一天最後的黃金銷售時刻——很多下班的白領都願意順路過來逛逛。

街道上空充斥著各種怪味,有濃鬱的汗味,有作假文物所散發的化學藥劑味,文物特有的土腥味,還有刺鼻的銅鏽、鐵鏽味,混雜在一起。

以前一直在這裏收保護費,所以認識盧燦的人還挺多,一路上阿燦哥、燦仔的招呼聲不絕於耳。

“阿燦,你怎麼又回來了?”旁邊攤位上,一個二十來歲的小夥子對他招呼道。

溫阿四,家中兄妹八人,他行四,又稱小四子,家住調景嶺。那裏堪稱香江最貧窮的地方,溫阿四不得不早早停學出來謀生。

“回來看看。”盧燦與溫阿四打了個招呼,在他的攤位前站住。

小四子將自己屁股下的塑料凳子塞給盧燦,勸了一句,“你還小,這次能抽身,早點抽身,別和他們混,沒前途的。”

七十年代的香江,民風還是很淳樸的,像這種交淺言深的話,再過十年一般人不會說。

“哦,沒打算再混了。”盧燦抬頭對他笑了笑,指了指他攤位上的物件,“最近跟老爺子學這個,到這邊來練練手。”

溫阿四一拍大腿,笑著道,“這就對了。老爺子學問大,你跟他好好學,比什麼都強。哥這裏東西真假不說,數量可不少,你盡管擺弄。看上哪件,我給你最低折扣。”

黑幫火並,盧燦昏迷的事情溫阿四很清楚,盧家老爺子攪動風雨,將盧燦拉出幫會的事情他也很清楚,順帶著連盧家過往的事情也打聽個七七八八,能交好這樣一個書香家族的子弟,對他這個小商販而言,毫無疑問是喜出望外的。

“謝謝阿四哥,那我就不客氣了。”盧燦坐了下來,將目光投向眼前的一堆貨品中。

還別說,這裏麵還真的藏有幾件好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