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集鎮之荷包與手帕(2 / 2)

老板娘原本想說,以林青青的速度,六天的時間可以做的更多一些,眼皮一轉:“就按妹妹說的,若是得了什麼新的樣子,要記得拿來給姐姐瞧瞧。”

“那是自然。”林青青客套了一句:“那就不打擾姐姐的生意了,我們先走了。”

“姑姑,姑姑,你真厲害。”林青青一動,其他人也跟著出來,小盼兒滿是崇拜,以前隻聽說絡子不好賣,還沒聽說誰誰誰能賣這樣的價格:“姑姑,回去了我也學。”

“就是,姑姑,我們也學。”林想青卻是第二個搭話的,雖然沒人說打絡子是女孩子的活,但是一般都是女孩子做的,平時不好賣不說還賺不到什麼錢,所以林想青也不動這心思,如今他大概的估算了一下,既然有錢途,為什麼不做,況且都是悶在家裏做的,拿出來誰知道是誰做的。

林青青之前覺得這侄子心思活,到時沒想到臉皮也沒那麼薄,到時一件喜事了:“這事等我們回去了再說,我們再去成衣鋪子裏看看。東市有嗎,有的話,就直接去東市。”

“姑姑,你不是帶了布匹回來的嗎,衣服都做了一兩套出來了,還去成衣鋪子裏做什麼?”林正則一臉不解。

“雖然縫補是必須的,但是也要會點繡活,去成衣鋪子看看有沒有碎布料,這樣練手也不心疼。況且東市既然是給鎮上人家開的,衣料自然比鄉裏的要好,大一點的做成手帕或者荷包什麼的,有合適的料子話,我的活雖然不怎麼好,給你們姐妹做幾朵頭花還是成的。再不濟,拿回去做鞋也是可以的,不管怎麼看,這樣都可以省很多。”林青青小聲的解釋。

“但是進東市不比進西市,像咱們這樣得生麵孔,進去是要按人頭收費的。”林正則之前沒想到姑姑心裏還有這一茬打算,現在趕緊的補充。

“沒事,現在時間也不早了,正則你跟姑姑去就行了,夢姑和想青,姑姑給錢到你們,你們帶弟弟妹妹去一人吃碗餛燉,買幾個大肉包子就到城門口等我們,記得給趕車的師傅兩個。”林青青看了看,徑直的帶他們去了一個餛燉攤子,付了錢,也留了十文錢給他們。

“姑姑,他們都還小,不用給他們買餛燉的,買饅頭包子就夠了。”林正則給林青青帶路,忍了好久,還是開口說道,一碗餛燉三文錢,平時家裏基本上沒有花錢的地方,姑姑一回來就買這個買那個,不是說姑姑花了錢,隻是他們家的小孩子哪有錢慣著。

林青青步子不停:“不過幾文錢罷了,他們又能吃多少,是我這個做姑姑的買的他們的。你是長子,一心為了這家裏好,家裏的事兒不說一清二楚,想必也是知道的八九不離十,你心裏壓力大,我也有感覺。但是錢是賺出來,不是省出來的。你隻覺得今天花的錢多,卻沒想過,他們今天有多開心,還有回去之後,他們肯定都會用心學打絡子,就當他們提前支付打絡子的工錢不就行了,富有富的過法,窮有窮的活法。讀書是讓人明誌,不是把人變成轉不過彎來的呆子。”

東市的人多半有一些勢利眼,好在林青青的氣質不差,跟夥計打聽碎布的事情,也算有個結果,雖然對於她買這些東西很好奇,但是自個不要的東西,換幾文錢還是好的。最後,那夥計幫忙把一整袋的碎布運到城門口,碎布的錢加上夥計的工錢一共是十五文,正好把林正則手上的錢花光,不過他沒作聲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