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聽你的,正則,你也十一二了,你姑姑小的時候可是從來很少上山,你可得把你姑姑看好了。”林誌信毫無原則的改的口,一點也不覺得自己這話說的有什麼問題。看其他人點頭附和的模樣,似乎也覺得讓侄子照顧姑姑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林青青不覺得有一些無語。
不過下午的時候他們一家人發現,林青青的存在似乎在村裏刮起了一陣風。林青青低調,之前就算是出門什麼的都避開了幾分人群,可是這回她叫想姑打酒,還有從他們家傳出來的肉香味可是大大的讓人驚訝了一筆。
要知道,林家的人很好,也很勤快,但是架不住之前有個生病的老爹,掏空了家底,這後麵有多了一屋孩子,自然是越來越窮,沒看到他們有什麼其他的舉動,還是在地裏刨食,可是居然打得起酒,吃得起肉,這是一件多麼不可思議的事情。
於是,有人想起來了,林家多了個姑娘,聽說那姑娘十五六歲,眉清目秀的。村裏的人家,大多是富貴不足,溫飽有餘,當然也不是沒有窮的,隻不過沒有什麼樂子,去一趟鎮上,花時間花錢,一來耗不起二來不舍得,所以啊,村裏多了什麼新鮮事,風一吹,村頭村尾的就都知道了,嘴上閑得慌的人,就喜歡碰到了嘮嗑幾句。
有人說:“那姑娘是路過的,不過是在他家休息了一陣,給他家留了錢和肉。”
有人反駁:“既然那姑娘要找地方休息,這村裏哪家不好找,就林家,也不嫌寒磣,那姑娘穿的可不差,要住也要住最好的房子。況且,憑林家那些人,說句憑良心的話,會要那姑娘的東西。”
“你們瞎說什麼呢,我看那姑娘是衝林家三小子來的還差不多,我可是知道那姑娘一直都沒走了。”也有人發表自己的觀點:“林家的那三小子,現在雖然也下地,但是人家書念得最好,要不是沒錢,早就考了秀才,再說了,三小子的人品好,相貌也不差,這姑娘是個有眼光的,現在資助他繼續念書,以後就是個官太太。”
“聽說那姑娘可是帶了不少的東西,林家這下可是有福了,從天上掉下來個金娃娃來。”
“不是說他們家當年沒了個妹子,算年紀也應該是這般大了,說不定是他們的妹子找回來了呢?”
“這怎麼可能,那妞妞咱們不是沒見過,嘴也甜,一笑兩個小酒窩,還會背詩,很逗人喜歡,我們也不是不希望把她找回來,隻是那妞妞,離家的時候不過五歲,一個五歲的娃子,又沒出過門,記得什麼。”
“林夫子當年都氣吐血了,那妞妞也是個性子強的主。”
“說著多幹什麼,那姑娘不出門,你們不會自己上門問去,在這裏猜來猜去有什麼意思?”也有人鄙視的說。
“現在誰家不忙著呢,哪有功夫登他家的門,就算你上了門,人家也沒空理你。咱們這村才多大啊,全村的人都在說,說兩句怎麼啦,又沒什麼壞心思。再說了,那姑娘要在咱們村待下來,總會跟咱們打交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