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探親之準備(1 / 2)

半個月,青青從來沒有覺得日子過得如此的慢,每一天的日出日落都讓她特別的焦慮和激動,不過這一切她都是悄悄的藏在心裏,沒事的時候別人還能發現發現她的心不在焉,有事的時候就算別人猜到了也看不出來,這是她的本事,也是她被喜歡的原因之一,不管自己的事情是多麼的重要,在為主子辦差的時候從不分心。

大少奶奶和二少奶奶都送來了她們承諾的東西,布匹、銀子和首飾都有,兩人送的差不多,想來是相互打聽了的,若是以前,她可能還會因為這個高興,即使是她身為大丫頭,主子一次性的賞賜百兩以上的東西或錢財,也是比較稀少的事情,特別是關係還沒那麼親密的。

青青最喜歡在沒有人的時候想家,之前家裏的那些個人的麵貌還覺得模糊,這得知可以回去之後,莫名的變得清楚起來。她是爹娘的老來女,娘生她的時候難產,拚死拚活的生了她下來,自己卻沒了,所以她對娘親一點印象也沒有。剛出生的時候身子比其他的嬰兒弱,爹當時在‘青青’和‘子衿’之間徘徊許久,最後還是給她取了林青青的名字,青山常在綠水長流,希望她平平安安的長大。聽爹說,那時候,嫂子正愁懷不上孩子,好在咱們家的孩子緣隻是晚,就一心一意的照顧她了,嫂子性格爽利,平時就把自己當成閨女了,她大哥和大嫂的第一份父母愛就給了自己的妹子,因此也不缺母愛。她爹是個秀才,不過身體不怎麼好,當初要不是家裏實在拿不出治病的錢,她也不會偷偷的自賣自身。她爹在村裏的私塾裏教書,私塾是好幾個村合在一起才建起來的,說是不讓孩子成了真眼瞎,不過送過去都是男孩,鄉下的地方,沒有哪家願意把女兒送進去,也不是沒有喜歡女兒的人家,隻是不寬裕,女兒長大了就是別人家的人,自然是兒子更重要一些。不過,每天隻要有時間,爹都會教她識字,和教哥哥們的沒什麼區別,因為每每她很快背了一篇文章,或者講一下經義,爹總是看著她歎氣,這麼聰明的讀書苗子偏偏是個女兒,他心疼女兒,可這世道哪有女兒做官的例子,至於兒子,他都不抱希望。青青不明白自家爹為什麼沒有去考舉人,但是她知道爹愛書,很愛很愛的那種,家裏的僅剩下的一箱子書,爹總是特別的珍惜。所以,她準備給爹帶一箱子的書回去,除了那些個閨閣裏麵太太小姐喜歡的風花雪月,其他的各種的都成,書籍雖然很貴,但是她去淘些舊書,隻要字跡清晰,也是可以的,想必爹一定會喜歡的。

這麼多年了,大哥和大嫂應該有了更多的孩子,當年那個奶聲奶氣叫她小姑姑的娃娃,現在應該已經是個十來歲的小男子漢了,不知道還記不記得她,如今在家裏說不定還能頂上半個勞動力。不知道有沒有讀書的天分,要是有的話,爹一定會很高興的教他的。他的下麵,不知道還有沒有弟弟妹妹,應該是有的吧,大哥和大嫂身體好,人也年輕,有孩子是正常的事情,就是不知道是男孩還是女孩,也不知道長得會像大哥還是會像大嫂,也許會像她也不一定。大哥和大嫂節省慣了,衣服肯定是舍不得做新的,以前是有什麼好吃好玩的就讓著她,有了孩子之後,恐怕還得留一份或者幾份出來。她打算除了給他們一些銀子讓他們多置辦兩畝地,因為她很了解鄉下人心裏對土地是割舍不掉的情結,自家賣地給爹治病的時候,一家子沉默的那種壓抑感,她到現在都記得清楚。除此之外,準備點布匹,也不需要太好,太好的都舍不得穿,穿著也不能下地,不實際。不過可以給大嫂準備兩根銀簪子,一對銀手鐲,一對銀耳環,倒不是她不願意給金的,不過銀子就足夠村裏人羨慕了,要是換成金的,引得人起了心思就是她的罪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