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財富的獲得,楊國強一向認為自己隻是為社會掌管財富,隻希望能為社會做更大貢獻。基於這種態度,抱著“對人好、對國家好、對社會好”的樸素理念,在楊國強的領導下,碧桂園集團於房地產業矢誌躬耕,十幾年來,不斷為更多人提供更加美好的安居條件,每年為國家納稅數十億元。同時,碧桂園盡己所能參與社會公益慈善事業,數年來在教育、醫療、扶貧、救災各塊的捐款超過10億元。僅2008年,楊國強、楊惠妍父女就先後捐資1.42億元用於支持救災、教育等公益事業。
“5·12”汶川大地震後,楊國強、楊惠妍父女自動請纓,致函廣東省委汪洋書記,希望接受災區學生到碧桂園旗下連鎖學校異地複課。7月,四川省汶川縣的桑坪中學1500多名師生悉數抵達碧桂園,開始為期2~3年的異地複課。在此期間,學生們的學習、生活、探親路費以及教職員工的生活費用等全由楊國強、楊惠妍父女個人承擔,該項費用預計支出約1億元人民幣。這是新中國曆史上第一次這麼大規模初級中學整建製跨省異地複課。
楊國強表示:“四川大地震是全國人民的事,全社會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碧桂園有學校資源,我們就出學校。”“重建學校需要一段時間,異地複課即時就能上課。教育不能等,孩子們的未來不能等。”
廣東省、四川省兩省領導都對楊國強、楊惠妍父女的善舉十分讚譽,各級政府、社會各界也給予充分肯定,並給予大力支持與關注。
為了使災區孩子盡快平複心理傷痛,更好地融入新的生活環境,碧桂園開展了一係列活動。奧運期間,公司邀請了廣東省雅典奧運會擊劍團體亞軍成員吳漢雄及世錦賽舉重冠軍邱紅霞為複課的學生們講述自己的拚搏奮鬥的曆程,鼓勵他們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發揚拚搏進取的精神;並多次舉辦心連心、中秋晚會等活動;組織師生到景點、博物館遊玩參觀,從而豐富師生的學習生活。
2008年11月初,在碧桂園的協助下,寓意“川粵”同心,“穿越”萬難的桑坪中學校報《穿越》創刊,並發送到每位複課師生的手中。
汶川地震,數以萬計的家庭遭遇劫難,許多學校夷為平地,數千個孩子在災難中失去親人,失去健康的身體,身心受到創傷。
在“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的5月14日,楊惠妍以個人名義向廣東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款1000萬元,委托該基金會設立“汶川地震孤兒救助基金”,用於救助在這次地震中痛失雙親的兒童(後救助範圍擴大至受災少年兒童)。
5月16日,楊惠妍委托專員前往災區一線映秀、北川等地走訪調研,希望可以製定更科學、更合理的方案,以使救助金能用到最需要處;並形成一個穩定、持久的捐助體係。外界評論,汶川地震孤兒救助基金所倡導的這種援助模式更能引發思考。
與一般的關注災區生活、醫療方麵的援助不同,該救助金的重點關注災區教育領域,尤其是關注孩子們的心靈救助方麵,在受災麵最大的北川中學,調研代表們與多位幸存學生進行了麵對麵的交流,了解他們的真實需求。調研代表們還積極與當地政府機構、慈善組織和心理學專家等進行廣泛溝通,並對救助對象的分布、數量和近期及未來救助需求做了細致的分析,以形成具體、長期、有序的實施方案。
6月初,“汶川地震孤兒救助基金”第一筆包括帳篷及心理救助益智類玩具的物資運抵四川綿陽;7月,由基金會讚助的“川粵少年兒童手牽手夏令營”舉辦。同時,通過省青基會,長期關注災區少年兒童,設立“汶川地震孤兒救助基金”給予援助。“汶川地震孤兒救助基金”是中國首個民間善款設立的因災孤兒專項救助基金。
2008年12月5日,我國社會公益和慈善事業中最高級別的國家政府獎——中華“慈善獎”評選揭曉,碧桂園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國強及執行董事楊惠妍獲得2008年度中華“慈善獎”特別貢獻獎。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親切會見了出席中華慈善大會的代表,向這次“中華慈善獎”等獎項的獲得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長期以來為中國慈善事業發展作出積極貢獻的海內外慈善機構、社會團體、各類企業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一同參加會見的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等黨和國家領導人。
榮獲該獎,是對楊國強、楊惠妍父女長期從事公益慈善事業的最好肯定、最大褒揚,也是給予碧桂園集團上下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