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把世界當成主戰場(3)(1 / 2)

因為theory公司早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知名度,柳井正的如意算盤看起來天衣無縫。並且,當下的theory公司還有了進軍歐洲的打算,這就等於是在給優衣庫的歐洲計劃提前打通了道路。因此,並購theory公司,是迅銷公司最成功的並購案例之一。

之後,迅銷公司又買下了兩家以巴黎為據點的知名服裝品牌。包括theory公司在內,柳井正認為自此優衣庫在進軍紐約和巴黎之前,因為已經並購下的現在隸屬於迅銷公司的子品牌在當地的知名度,必定會為優衣庫的出現宣傳造勢。消費者會理所當然地認為,優衣庫和這三家知名品牌具有一定的關聯度,如此便可在無形中提升優衣庫的品牌價值。

然而,並不是每一件事情都如同預想的一般順利。2005年11月,當迅銷公司試圖並購rosner-J品牌作為優衣庫進入歐洲的據點時,卻把一副好牌砸在了手裏麵。rosner-J品牌在被並購之前,早已經是空有其表了,因此柳井正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不得不在2008年12月份把迅銷公司所持有的所有rosner-J的股份賣掉,為此他直接損失了17億日元的資金。

但柳井正並沒有灰心,就像是他一直秉持的一勝九敗的理念一樣,失敗對他來說隻是通往成功的一段小插曲。其實,迅銷公司如此大規模地進行並購行為,背後還隱藏著柳井正一個不為人知的小秘密。迅銷公司因為並購這些國際品牌,讓外行人看起來多少有些蛇吞象的錯覺,因而各種媒體便會主動對迅銷公司和優衣庫大肆進行宣傳報道,這正是增加柳井正個人和優衣庫的曝光率的最好時機。

以迅銷公司試圖並購美國的BARNEYS百貨公司為例,BARNEYS是發源於曼哈頓的百貨公司,其背後有著來自中東地區的石油公司作為強有力的後盾。盡管柳井正當時確實是想要把這件事情辦成,並且他還開出了高達9億美金的收購費用,但最後的結果卻不是之前預想的結果。迅銷公司即使並購了BARNEYS百貨公司,也依舊無法獲得對BARNEYS百貨公司的自主經營權。麵對BARNEYS百貨公司勢力範圍涉及包括洛杉磯、芝加哥、波士頓等全美34個據點的現狀,柳井正實在不忍心就這麼輕易地放棄。但柳井正始終堅持自主經營權,以此為優衣庫的前進提供保障。因為這一願望無法實現,最後不得不放棄了當初並購行為的設想。

當所有人都為這件事情的失敗感到遺憾的時候,大家卻驚訝地發現,在近兩個月的時間裏,因為迅銷公司參與了全程的並購活動,當地的媒體對優衣庫和柳井正的曝光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雖然最後失敗了,但優衣庫的名聲卻在該地傳播開來。優衣庫在時尚零售業的知名度,也被提升到空前的高度。事後,柳井正說,當時美國人根本就不知道迅銷公司,正是因為並購BARNEYS百貨公司這件事情,才能讓自己在美國一夜之間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現在回想起來,柳井正甚至為當初沒有成功並購BARNEYS百貨公司這件事情感到些許慶幸。2008年的金融海嘯使得眾多企業的品牌價值銳減,BARNEYS也不例外。而柳井正和優衣庫,卻依舊能夠在亂世中笑傲群雄。

麵對並購的失敗,日本媒體開始鼓吹優衣庫並不具備成長為全球化品牌能力的言論。他們指出,柳井正一直引以為傲的優衣庫服裝品牌,盡管在質量和價格上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但缺乏打動海外市場的能力。一直到2010年5月份,柳井正在接受日本《鑽石周刊》的訪問時才正麵回應這些流言。他說,自己近幾年一直都在和世界不同品牌的經營者見麵會談,並且還主動研究過上百家不同企業的經營現狀,迅銷之所以暫時停止了並購的腳步,不是因為自身沒有如此實力,而是還沒有尋找到真正合適的並購目標。同時,柳井正還說道,並購行為並不是股權持有者之間通過爾虞我詐的行為實現資金的轉移,真正考驗經營者的是並購成功後兩家不同企業之間的整合問題。如何把優衣庫的理念,完美地融入到並購而來的企業中,才是困難所在。

不論既往的優衣庫曾曆經多少成功或者失敗,柳井正始終保持著大浪淘沙之後的淡定和從容。在他看來,成功一日便可舍棄,真正具有誘惑力的事情,是充滿了無限希望的明天。

世界即市場

在《福布斯》雜誌2009年排行榜上,柳井正以61億美元身價成為日本首富,這是日本曆史上第一位靠服裝登上榜首的企業家。支撐這一財富奇跡的是休閑服裝連鎖店優衣庫在金融危機中的優異表現。

在2008年9月到2009年8月的財政年度報表上,優衣庫銷售額和營業利潤分別達6850億日元和1086億日元,較上一財年分別增長16.8%和24.2%,這一業績與全球服裝業的普遍慘淡形成鮮明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