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順仁,你好,你的信我收到了,謝謝你給我寫信。你也過獎了,我沒有你說的那麼好,長得很一般。真的,我怎麼樣我自己知道。你的心意我領了,可我年齡還小,我想集中精力多讀點書,等考取大學了再說。我家在農村,父母親都是農民,要是我考不取大學的話,這一生就要跟老土地打交道了,我媽說就要把我嫁給一個木工……”
她看著,禁不住嗤地笑了一聲。她想不到這個看上去靦腆老實的男人,竟然在高中裏就給女同學寫求愛信了。
第三封是她姐姐的信,內容是給他說媒的。信中說,那個叫邢玉芳的姑娘非常能幹,大學畢業分在鄉中教數學,學生們都說她態度謙和水平高。雖然長得一般,但人品好,懂禮貌,有孝心。每次從鎮上回來,她都要給她爸爸媽媽買這買那的,不空手。
她家裏條件也不錯,你也知道的。你聽姐一句話,不會錯的,找對像還是找實惠顧家安分的好。
長相好的女人心性高,難伺候,弄不好男人要活受罪,甚至戴綠帽。我們東宅的小健是大學老師呢,在申城娶了個漂亮老婆,隻幾年就與別的男人搞上了,去年不離婚了?所以爸爸媽媽都覺得,邢玉芳與你是最適合的……
孫敏敏看到這裏,臉有些發燙。也有些生氣,真想把它撕了。這信好像就是說她的,她心裏難過了好一陣。第四封是一個男同學從大學裏寄給他的賀年卡,裏麵附了一封信。她沒有看就放了。
第五封她來了興致。是她聽說過的他大學裏的戀人寫的。這個叫張麗的女孩看來對他很癡情,信寫得很燙手,她現在看了,都感到有些不好意思。信中有一段說:
“忽然之間,我深刻地醒悟到,愛的魔力不僅僅來自靈魂,更有外在肉體的誘惑。靈與肉的完整結合是一種多麼完美的境界!
正因為有了這種體驗,時間的流逝才無法澆滅我心中為你燃燒的火焰,我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真理,可是不管是想到你還是麵對你,我都沒有辦法使自己平靜下來……”
孫敏敏不無嫉恨地想,他竟然在大學裏就有了男女生活,結婚時還在我麵前裝童男,哼,真叫人惡心。
可這是以前的事,你能作為離婚理由嗎?以下都是這個女孩的信,她數了數,總共有16封,她又看了幾封,內容都是表達相思之苦,情愛之烈的,跟她發給朱金和的郵件差不多。其中有一封說得很直露,委婉地表達了想跟他結婚的意思:
據說有很多人在網上結婚,還生了孩子,一開始看到有關這些報道時,我很驚訝。但後來我就暗暗地驚喜。阿陶,我們先舉行一個網上婚禮吧,相愛兩年多了,我們的靈魂和肉體早已彼此相融,那麼就讓夏娃回到亞當的身邊吧,從此以後,我們就可以每天在一起快樂地生活,讓我陪著你慢慢變老,永遠不要分離,好嗎?
小時侯,跟著大人看梁山伯與祝英台的電影、聽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故事,長大了知道有“緣分”一詞。
覺得“緣分”很神聖、很美,私下想,我的緣分會在哪裏呢?阿陶,你能告訴我嗎?
那時侯讀過一篇小文章,寫的是“前緣”,對“緣”的解釋是“你若曾是江南采蓮的女子,我必是你皓腕下錯過的那一朵。你若曾是那個逃學的頑童,我必是從你袋中掉落的那顆嶄新的彈珠,在路旁草叢裏,目送你毫不知情地遠去。你若曾是麵壁的高僧,我必是殿前的那一炷香,焚燒著,陪伴過你一段靜穆的時光。阿陶,重新掂量我對你的感情,莫非前生我欠了你一分情?
孫敏敏一封封地拆看著,不再讀內容,而是迫切地希望能看到她的照片,看她究竟長得怎麼樣?可是找不到。她又翻書,看書中夾著了沒有。翻了一大疊,也沒有。最後她想,看她照片幹什麼?她漂亮不漂亮關我什麼事?還是查查他們畢業以後特別是我們結婚以後,他們是不是還藕斷絲連?
於是,孫敏敏就一封封地看落款時間。看到最後,終於發現一封去年寫來的信。好啊,她心裏叫道,我們已經結婚了,他們居然還在通信,這不是一個重要證據嗎?
她在信中說:阿陶:好久沒給你寫信了。我們這裏正在下著大雨,好像有一個多月沒下這麼大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