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再就業(1 / 2)

周成林代理縣長的時間雖然不是很長,但在他的帶領下及河陽縣政府班子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成績有目共睹。

最為難得的是,周成林心裏裝著河陽縣的老百姓,想老百姓之所想,急老百姓之所急,始終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當成縣政府的頭等大事抓,在縣財政極其緊張極其匱乏的情況下,在縣委書記劉世昌和相當一部分縣委班子成員不怎麼看好不怎麼支持的情況下,他頂著層層壓力,率領縣政府一幫班子成員迎難而上,多方籌措,多方爭取,最終從國家財政部爭取到幾億元的資金對部分瀕臨破產的企業進行了資產重組,從而救活了那些瀕臨破產的企業,解決了下崗職工再就業的難題。

正是在周成林的英明領導和正確決策下,河陽縣各項工作都突飛猛進取得了飛躍性發展,河陽縣工業總產值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在原有的基礎上幾乎翻了兩番。

這些成績的取得雖然不能全歸功於周成林一人,但每一項成績的取得幾乎都凝聚著周成林的心血,都流淌著周成林的汗水。

但是,讓王長東想不明白的是,人類文明發展到了今天,為什麼還會那麼多的陰謀,而作為榆陽市幾百萬人口的堂堂市委書記竟然會忠奸不辨,任由陰謀的發生。

因此,對於市委市政府做出如此武斷的決定,王長東很是不服,很為周成林遭到如此的不公平待遇而憤憤然,感到不平。

為此,他再也控製不住內心的那份憤怒,情不自禁掏出手機,撥通了周成林的電話,電話一接通,就抑製不住心中的怒火,一腔火藥味地吼道:“周縣長,政府換屆工作在即,您怎麼能離開河陽呢?周縣長,恕我多嘴,這是陰謀,是一場特大的政治陰謀,我認為一定是有人故意在背後向你下絆子,把你趕出河陽,以便混水摸魚,實現自己非人的目的,因此,您一定不能離開河陽,您應該馬上去市委找王書記,向王書記說明一切,揭穿陰謀,還你清白。”

周成林何嚐不知道這是陰謀,又何嚐不想揭穿這場陰謀。

但是,這是市委的決議,作為中  共  黨  員,作為一名幹部,他明知道是陰謀,還必須沿著市委的決議走下去。

官場如同浩瀚無邊的大海,誰都渴望在大海中遨遊,但是又有誰能弄的懂大海呢?大海表麵很可能是風平浪靜,但海底是什麼情況,誰都無法預見。很多人在官場馳騁一輩子,做了一輩子的官,到頭來竟然連官場的含義都沒搞懂,連自己為什麼做官,這些年在官場上做了些什麼事,在官場上的口碑怎樣,他們都無從得知,但他們都知道,也都清楚,要想在官場上混,要想在官場上出人頭地有一番作為,必須遵循一條一成不變的潛規則,要講究的是服從,要有全局觀念,要有大局意識,要有犧牲精神。

什麼是服從?什麼是全局觀念?什麼是大局意識?什麼又是犧牲精神呢?

說白了,就是犧牲一部分,保全絕大部分人,犧牲自己的利益,保證大部分人的利益,尤其是那些位高權重的當權者。

市委書記王慶民和市長韋清哲雖然沒有卑鄙到靠犧牲他周成林來保全自己的那種地步,但不能擔保其他人沒有如此卑劣的想法,不能擔保王慶民和韋清哲在他們的影響下不得不揮淚站馬謖,通過犧牲一個周成林來維係榆陽市河陽縣安定團結的局麵。

王慶民和韋清哲雖然分別是市委市政府的一把手,可以駕馭全局,但他們也有太多的無奈,有時候,他們不得不妥協,不得不委曲求全,不得不犧牲一定的利益,換取榆陽市的安定團結。

這就是官場,官場就是這樣無奈,官場有時候是講究變通,官場有時候還需要妥協。

從村到鄉從鄉到縣,從縣到市,從市到省,從省到中央,官場上自始至終都有著太多的無奈,都有著太多的妥協。

鑒於如此,他才不得不接受市委的決議,同意暫時離開河陽,去省委黨校參加中青年幹部培訓班的培訓學習。

但不管怎麼說,他還是非常感激王長東,因此,接通電話後,他先對王長東表達了謝意,接下來,委婉地拒絕了王長東的建議,說去省委黨校參加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是自己的意思。

掛斷王長東的電話後,周成林擔心有人再給自己打電話,就掛斷了電話,然後懷著複雜的心情向家裏趕去。

打開熟悉的家門,周成林發現王靜還沒睡,正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似乎想著什麼,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聽到開門聲,抬起了頭,見是周成林,頗感意外,不過,馬上站了起來,迎到門口,一邊幫周成林脫外套一邊問:“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