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河陽,也隻有華中崇有這種實力。
華中崇在河陽當了多年的縣委副書記,而且在縣委副書記之前是縣委組織部部長,河陽縣幾乎有一半的幹部都是華中崇直接或者間接提拔起來,手下自有一夥兒鐵杆兒支持者,如果這些人不和市委以及河陽縣縣委唱一個調兒,保不準就會在選舉時弄出點兒什麼響動來。雖說河陽縣人大是在河陽縣縣委領導下開展工作,縣委書記劉世昌又兼著人大常委會主任一職,但現在的代表可不再是“橡皮圖章”,工作做不到家,說不投你票就不投你票,你總不能逐個盯著人家畫票吧?
再說了,現在政府換屆選舉又不是沒發生過意外情況,早在半年前,平陽市某個縣在政府換屆的時候就出現市委確定的選舉人被選掉,而本來是做陪襯的差額異軍突起被選為縣長的現象,如果在河陽也出現這種情況,對榆陽市委來說將是多大的嘲弄和挑戰。
他越想越震驚,越想越擔憂,於是指示劉清道:“老劉,馬上成立調查組去河陽調查,一定要查清楚事實真相,防止意外情況發生,當然了,這次調查一定要秘密進行,絕對不能讓任何人知道,尤其是當事人周成林,絕對不能讓他知道任何風聲。”
劉清非常理解王慶民的心情和處境,從沙發上站了起來,信誓旦旦地保證道:“請王書記放心,我現在就回去抽調人員趕赴河陽調查。”
在市紀委副書記楊光泰的率領下,調查組第二天一早就來到了河陽縣。
楊光泰是河陽縣紀委書記楊光遠的親哥哥,在整個榆陽市紀檢部門都是公認的鐵麵無私剛正不阿的紀檢幹部,這麼多年來,榆陽市所有的大案要案,楊光泰幾乎都直接參與或者間接參與過,經楊光泰的手免職撤職或者直接移交司法機關的大大小小幹部不下一百人,就連榆陽市前任常務副市長穆有仁下馬,也和楊光泰有著不小的聯係。
在榆陽市紀檢部門,楊光泰素有“活閻王”之稱,凡有違規行為的幹部沒有不怕他不恨他的。
為了給省紀委一個交代,也為了不冤枉好人,還周成林一個清白,經過反複思索,慎重考慮,並再次征求市委書記王慶民書記的意見後,劉清決定讓楊光泰親自掛帥帶領調查組去河陽調查周成林貪汙受賄違紀一事以及檢舉信上舉報的事情真偽性。
劉清之所以讓楊光泰去河陽調查周成林的案子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楊光泰和楊光遠是親兄弟。
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有楊光泰出麵,河陽縣紀檢部門一定會全力配合調查組的工作,各項工作都好開展。
決定下來之後,劉清讓秘書兼紀委辦公室主任侯成安打電話把楊光泰請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官場上一把手和二把手之間永遠是不可調和的矛盾有機體,關係融洽的不多,但劉才俊楊光泰卻是一個例外,兩個人雖然在工作上也有過不少的摩擦碰撞和爭執,有時候甚至也拍桌子,但事情過去後馬上就握手言和了,從來沒有把工作帶到感情上的,兩個人私下裏關係非常融洽,就好像親兄弟一樣,鑒於如此,楊光泰走進劉清的辦公室後並沒有什麼拘謹,很隨意地坐到劉清大班桌對過的椅子上,從身上掏出一包煙,抽出兩支,一支遞給劉清,一支叼在自己嘴上,吧嗒一下嘴,問劉清道:“劉書記,叫我過來有什麼事?”
劉清沒有正麵回答他,隨手拿起那份省紀委書記李為民同誌親筆批示的檢舉信塞到他手中,道:“你先看看這個。”
由於楊光遠是河陽縣紀委書記,楊光泰和周成林有過數次接觸,就是那為數不多的接觸,讓楊光泰對周成林有了一個感性的認識。
在楊光泰的印象中,周成林是那種表麵為人低調但骨子裏富有開拓和進取精神的幹部,是那種講大局,講黨性,講原則,講奉獻,一心為公,有極高政治覺悟的優秀幹部。
看完劉清遞過來的檢舉信後,楊光泰沉默了。
沉吟了一陣,楊光泰抬起頭,注視著劉清的臉,道:“劉書記,你怎麼看待這封檢舉信?”
劉清拿起桌麵上的打火機,打著火,把煙點上,然後把打火機遞到了楊光泰的手中,緩緩地說:“這封檢舉信不早不晚,偏偏在這個時候出現,我個人認為,河陽縣有人想搞周成林,故意製造紊亂,幹擾河陽縣即將召開的換屆工作以便渾水摸魚,實現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