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誠意(1 / 2)

走出劉一夫的家門後,劉一夫的話語再次在周成林的耳際中響起:“成林,答應我,出來競選縣長,而且一定要全力以赴,爭取高票當選。”

說實話,在官場上混的人,沒有不希望自己升官的。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對於大多數官員來說,人生中最大的奢求就是升官,不當官的想做官,當官的還想做大官,做大官的幻想著有一天君臨天下做皇帝。

職務級別上去了,政治的精神的物質的種種待遇一應水漲船高。

不過,真正具有誘惑力的,是職務背後那些有形無形的若明若暗的各種利益。

而利益的攫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手中權力的大小,地位的高低。

手中的權力越大,地位越高,攫取的利益就越多,而且越沒有風險,手中的權力越小,地位越低,攫取的利益也就越少,而且所承擔的風險還要越大。所以說,在官場上沒有不希望自己的官越做越大的,沒有不希望自己手所掌控中的權力越來越多的。

隻要在官場上混的人,都有這種想法,周成林也不例外,周成林也希望自己的職位越升越高。

之前,他也曾希望劉一夫屆滿升遷後,自己能接任劉一夫的之位順利登上縣長的寶座,繼而升任縣委書記副市長市長,市委書記副省長省長……甚至進中央政治局,做更大的官,他有這方麵的素質。

不過在此之前,他想歸想,但他從沒有從劉一夫手中攫取縣長寶座的野心和欲望。

劉一夫對他有知遇之恩,他尊重劉一夫,敬仰劉一夫,感激劉一夫,無論是從工作上還是從感情上講,他真不願意讓這位朝夕相處,奉為知己奉為兄長的老領導老上司老大哥突然離開自己,從縣長的寶座上下去,更不希望劉一夫出事,盡管他們在工作中也曾經有過很多的分歧和摩擦,但是,他還不至於卑鄙到了盼劉一夫出事,繼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的地步。

問題的關鍵是,劉一夫現在已經出事了,而且出的不是一般的事,出的是關係他前程的大事,這是誰也無法改變的事實。

既然劉一夫出事了,而且已經主動辭去縣長之位,就必須有人出來接過劉一夫的工作繼續做下去。

正和劉一夫告誡他的那樣,他必須化悲痛為力量,接過劉一夫的工作繼續幹下去,他這個常務副縣長接替縣長的位子也在情理之中。

這樣想來,周成林豁然開朗,變得釋然。

說實話,周成林在此之前也曾想過,如果讓他做縣長的話,他也許會比劉一夫幹得更好,幹的更出色。他的一些思路和想法如果真的能夠付諸實施的話,肯定會對河陽縣的經濟發展起到非同反響的推動作用。

劉一夫是非常的優秀,劉一夫的人品和官品也的確沒有可挑剔的,劉一夫在河陽做縣長期間,是帶著河陽走上了騰飛之路,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佳績和輝煌。

但劉一夫也有過失誤,劉一夫身上也有致命的弱點和短處。

劉一夫是儒雅縣長,為官清廉,隻懂得腳踏實地務實地拚搏進取,不懂得權謀,這恰恰是為官者命門,是為官者所避諱的致命的短處。

正是因為劉一夫不懂權謀,不懂得玩陰謀詭計,不懂得變通,隻是一味的工作,一味的奉獻,才給自己埋下一個禍根,才在渾然不知的情況下卷入了一場官場漩渦和政治風暴中,正是這場政治風暴,導致了劉一夫的下馬。

事實上,官場上講究的不是才能和務實,而是權謀,要用腦子征服周圍所有的人,駕馭全局,才能利於不敗之地。

而且,劉一夫麵對強權和黑惡勢力的時候,有時候會選擇妥協,正是因為他的妥協,他才會主動承攬了所有的責任,同樣是因為他的妥協,在查處閆丙章案子的時候,犯下了右傾投降主義,給閆丙章抓住了機會,推翻所有的證據,衝出重圍,直到現在仍然逍遙法外。

經過這些年官場的曆練,周成林已經成熟起來,深諳做官之道,懂得運用權謀。

不過,官場中的事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尤其在權位的爭奪上,主要領導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主要領導說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而且不到那個位置,你的構想,你的宏偉藍圖隻能如同廢紙一樣裝在心裏;隻有到了一定的位置,才能在那張空白的紙上畫出你的意誌,繼而再把你個人的意誌轉化成現實的藍圖。

所以,周成林也一直渴望著有一個更大的平台更大的空間施展他的抱負,來實施他對這座城市以及這個地區的宏圖大略,實現自己的宏偉目標,也隻有得到更重要的位置,掌控至高無上的權力,擁有駕馭全局的能力,他才能再次向閆丙章吳俊才這些社會敗類人渣政客和官油子開刀,並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