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花錢好辦事(2 / 2)

劉一夫道:“那好,就等著你的好消息了。”說完,起身準備回去。

劉一夫走到門口的時候,又折身轉了回來,問周成林:“你去榆陽,給蘇副局長準備了什麼禮品?”

周成林知道縣裏沒有錢,不好意思向劉一夫提過分的要求,他想了想,道:“我以看望王老師的名義給蘇副局長帶兩盒我們縣自己生產的銀杏養生粉吧。”

劉一夫搖了搖頭,道:“這怎麼行,我們問人家要的資金可不是小數目,光兩盒銀杏養生粉怎麼能打發過去。我已經同意了張俊仁的要求,答應他帶一百萬去省城,既然他能帶一百萬去省城,你又怎麼不能帶些錢去榆陽呢,你們都是為了河陽的事出力的,等一會我給張俊仁打個電話,讓他再從財政局支出來二十萬,你明天出發前先找他,讓他把這二十萬給你,你帶著去榆陽吧,到榆陽後,該花錢的地方盡管花,隻要能爭取到資金,就是再多花些也成。”

周成林道:“那怎麼成,我們縣本來就沒有錢,怎麼還能再亂花錢呢?再說了,我是王老師的學生,王老師一直很關照我的,如果我送錢給他們,王老師不把我趕出家門才怪。”

劉一夫無奈的說:“現在社會就這樣,找人辦事不花錢怎行。再說了,你找王豔敏老師隻是打著找老師的幌子,而事實上你是找蘇副局長辦事,你老師愛護你,不收你的禮,能擔保蘇副局長不收禮嗎?另外,在市財政局不僅蘇副局長一個人需要打點,還有好多人都需要打點,所以,你就按我的安排,多帶些錢去吧。”

劉一夫的話不無道理,現在找人辦事沒有不花錢的,辦大事需要花大錢,辦小事需要花小錢,不花錢什麼事都辦不成,辦私事是這樣,辦公事也是這樣。這個道理,周成林也懂,開始的時候他之所以堅持給王豔敏老師送兩盒銀杏養生粉是因為他相信自己和王豔敏老師的交情,認為他們之間的感情不是那種建立在金錢和利用的關係,所以他不敢褻瀆他和王豔敏老師之間純真的感情,現在聽完劉一夫的一番開導後,他決定接受劉一夫的建議,明天找張俊仁支取些錢帶在身上。

第二天,周成林趕到財政局找到了張俊仁,把劉一夫的話向張俊仁做了轉述。

在他來之前張俊仁已經接到了劉一夫的電話,所以周成林一提出來錢的事,張俊仁二話沒說就讓預算科送來了二十萬嶄新的票子。

看到那二十萬嶄新的票子,周成林在心裏想,這二十萬如果送給民主村完小的話,足可以讓他們蓋十多間寬敞明亮的大教室,那樣的話,那些孩子再也不用在隨時都可能倒塌的危房中讀書學習了,但現實不容他考慮那麼多,現實讓他必須帶著這二十萬奔赴榆陽為河陽縣爭取更多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