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省城往事(2 / 2)

正是諸多的現實問題困擾著她,讓她不敢接受江大明的愛,並選擇了逃避。

她知道逃避最好的辦法就是徹底離開江大明,讓江大明忘記她,長痛不如短痛,第二天她就借江大明外出采訪的機會向報社遞交了辭呈,帶著憶憶離開了省城,再次回到了河陽。

何婷婷回到河陽的時候,何慶魁爺倆正巧也從外邊趕了回來。

何慶魁爺倆在外邊終於體會到人情的冷暖,世態的炎涼。生意沒做好,反而把原先僅剩的家底都賠了進去,被迫無奈硬著頭皮重新回到了何家寨。別人都是衣錦還鄉,他們是灰溜溜地溜回故裏。

回到家的何慶魁不僅不反思自己的過去,反而生出一個卑鄙想法,他讓何婷婷帶著憶憶去找周成林,告訴周成林憶憶是他的女兒,幻想著周成林能認下憶憶這個女兒,承認了憶憶的合法地位。

隻要周成林能認下憶憶,承認憶憶的合法地位,就相當於承認他是憶憶的姥爺,他也就有了在瀏陽河鄉東山再起,鹹魚翻身的籌碼和機會。

但是,他的如意算盤打錯了,何婷婷不同意那樣做,她不想打破周成林平靜的生活,她也不想破壞周成林的家庭,她斷然拒絕了何慶魁的請求。

何靜安經過幾年的鍛造,心思全變了。他變得比以前懂事,變得識大體顧大局了,把任何問題都看得很淡然。他站在了妹妹一頭,堅決支持何婷婷。

在兄妹倆的勸說下,何慶魁不得不打消那種卑鄙的想法和奢望,沒再逼迫何婷婷去打擾周成林。

但何婷婷擔心周成林知道她回來的消息後找她,就要求爹和哥哥答應自己,別把自己回來的消息說出去。而且為了讓村裏人也不知道她回來,她當天去了河陽,住到了叔叔的老宅子中。

何婷婷之所以到河陽居住,一是不想讓村裏人知道她回來,以免傳到周成林的耳朵中,二是想給憶憶一個優越的成長環境。還有一點,縣城信息發達,更便於她了解周成林的信息,雖然她對周成林不抱有任何想法,但她在心裏卻永遠無法把周成林忘掉。

回到河陽後,何婷婷經常去曾經和周成林約會的地方散步,一是思念,二是希望能在那遇見周成林。

但是她和周成林都做夢都沒想到,曾經有一天晚上,她和周成林都去了濱河路,他們卻失之交臂,最終沒有相遇。

江大明采訪回來,聽說何婷婷不辭而別,他的心裏像是被狠狠地剜了一刀,感到空前的失落。他彙報完任務後就準備向報社告假,去河陽找何婷婷,他知道何婷婷是河陽人。

還沒等他來得及向報社提出請假申請,劉星輝通過各種關係想請省報的記者為他搞陵山開發的事鼓吹,而且正好找到他。他就公為私用,借機來到了河陽。

來河陽之後,他才知道采訪重要人物是一個叫周成林的鄉鎮黨委書記。他聽到周成林這個名字後感覺似曾相識,但就是想不起來在哪裏聽說過的,聽誰在他麵前提起過的,直到在山上見到周成林後才想起這個周成林就是占有了何婷婷又拋棄了何婷婷,讓何婷婷傷心欲絕的薄情漢。

既是出於報複,也是出於嫉妒,還有的出於記者的良知,他提了一個敏感自認為讓周成林難堪的問題。沒想到他一向鄙視的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官老爺竟然也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三言兩語就把問題給解決了,而且給自己迎來雷鳴般的掌聲。他雖然沒再發難,但他在心底還是很討厭這些惺惺作態的地方官員,在他的印象中,這些人除了會做表麵文章外,可以說是一無是處,所以,他不屑與他們一般見識。

晚上,周成林要宴請來賓的時候,他不聲不響地離開了工地,去了何家寨,找到了何慶魁,告訴何慶魁,自己是何婷婷的朋友,向何慶魁打聽何婷婷的去向。

何慶魁曾經聽在省城讀書的侄女何靜文說過江大明和何婷婷的事,所以,他們一家人很熱情地接待了江大明,並告訴了何婷婷的下落。

知道了何婷婷的下落,江大明欣喜若狂,沒再停留,當即告別何慶魁一家人向縣城趕去。

在路上,他聽到了同車的旅客關於對周成林的評論,那些人對周成林讚不絕口,讓對周成林的印象有所改觀。

但是,他沒有時間和那些旅客進行深入的交流,他還要找何婷婷,他一下車後就急匆匆的趕到了何婷婷的住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