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魔荒威能(3 / 3)

還有就是兩個青色的光圈襲向了兩隻妖猿。琅琊三君和四大護山神獸同時喊道:“收他們作使令。”

第二十章 魔荒使令

那兩個青色的光圈如同鬼魅般的襲向了兩隻妖猿,那兩個青色的光圈接觸到妖猿的時候,並沒有產生像剛才一樣的爆鳴聲。反而無聲無息的進入了妖猿的身體裏。在青色光圈進入妖猿的身體裏麵的時候,外界看來並沒有什麼多大的變化。但是在妖猿的身體裏卻產生了驚天波浪,那青色光圈直接進入妖猿的靈魂腦域。進入妖猿的靈魂腦域後,那青色的光圈頓時青光大放,青光越來越璀璨光圈卻越來越小,在到達一定程度後就將那妖猿受損的靈魂給籠罩住了。

之後那青色的光圈對妖猿的靈魂施壓,企圖使他們徹底降服。雖說妖猿的靈魂已經受損,但是作為上古神獸豈是泥捏的。又是一場征戰在妖猿的腦海中爆發了。那種威壓越來越重,就如同一口巨鍾壓在了壓在了妖猿的胸口,讓他們一刻也喘不過氣來。可是那種威壓越大,妖猿的掙紮越厲害,妖猿的體內可是炸開鍋了,血液流動是平時的十倍,心髒已經處於超負荷狀態了。可以說成是此刻妖猿已經不堪重負了,隻要那青色光圈在施加一點威壓他們就會屈服。但是那青色光圈也已經是強弩之末了,青光不複之前的璀璨,束縛也越來越鬆了。就這樣青色光圈和妖猿形成了一個對峙的過程,誰也奈何不了誰。隻要誰在爆發出一丁點力,戰局就會立刻偏向哪方。

其實剛才魔荒所念的口訣就是收服使令的法訣,那青色的光圈就是束靈圈,不同屬性的魔荒所發出的束靈圈是不同顏色的。火魔荒是火紅色的,戍土魔荒就是黃色的,木魔荒是青色,以此類推。不過那些雙屬性的魔荒的束靈圈卻是雙顏色的。 魔荒折服妖魔收為使令時的咒語一般情況下是這樣的:“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神敕明敕,天清地清,神君清君,不汙不濁,鬼魅降伏,陰陽和合,急急如律令!”但是對於一些超級厲害的妖魔他們的法訣卻是不同的。墨魔荒在收服四大邪獸之一的饕餮巨獸時所用法訣是:“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鬼魅當降,陰陽當合,鬼魅降伏,陰陽和合,急急如律令!降伏,傲濫!”

魔荒與妖魔對視,用神獸屬性的力量束縛住妖魔,如果魔荒鬆懈了,或者力量不足,妖魔要麼逃走,要麼發起攻擊。當然這個後果是非常嚴重的,輕者魔荒受傷,重者殞命,不過這種情況是非常少的。像霸羽的這種情況就是少之又少了。當妖魔的氣勢變弱時,魔荒就能發出專門束縛妖魔的束靈圈加以約束——直至妖魔被折服成了使令。實際上,這是一個建立契約的過程。使令是要傷害魔荒的。它們在魔荒生前為魔荒效命,不反抗魔荒的任何命令,魔荒死後,如果不進入魔荒塚,使令們會破開使令空間來分食魔荒的身體,從而增加自己的功力。不過有些甘願成為魔荒使令的妖獸卻不會那樣去做。對峙的過程,也是妖魔衡量魔荒的力量,判斷是否值得為對方效命的過程。

在使令被收服後,魔荒就會創造使令空間,將使令放在那裏麵。遇到危險時魔荒就會放出使令來作戰,如果使令在成熟期後幻化人形,魔荒就會把他們放出,讓他們追隨在自己的身旁,聽自己的指揮。在一個使令死後魔荒還能再收一個使令來補充他的位置,魔荒收服使令後就會使用使令的能力,這是魔荒的本命天賦中排名第三的本命天賦。一般情況下魔荒隻能收複六隻使令,但是讓他們都達到極高的水平也是相當困難的。像霸羽擁有一半的魔荒血脈這種情況他也就是能收三個使令,不過他還能擁有一個本命戰獸。這隻本命戰獸和霸羽有著生命相關的關係,他們有一人受損,他們都會受到牽連。

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這九個字成了道家的九字真言,用來降妖伏魔,辟邪除惡。小九字真言就是運用戰氣將九字齊念,‘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常當密祝之,無所不辟’。意思是說,常默念這九個字,就可以辟除一切邪惡。後來一個道家牛人看到魔荒降妖,突受啟發,創造了一門神奇而強大的武學。就是叫大九字真言,每個字都有相應的手印配合,結印的手法十分複雜。可惜那個道家牛人早死來不及完善大九字真言,不然大九字真言或許可以問鼎仙級武學。但是大九字真言的威力卻是實實在在的,相信如果有道家宗師結印的話,一定有絕對的力量,據說道家曾以大九字真言震懾萬邪。令人奇怪的是道家其他人對此心法來由所知不多,認為相應的指訣,是自然出現。

臨:身心穩定,臨事不動搖,保持不動不惑的意誌,這是大九字真言的基礎,大部分人都卡在此處; 兵:體內蘊藏的能量,返老還童的生命力,此種力量一旦釋放就有降龍伏虎之能; 鬥:心靈與宇宙的共鳴,鬥誌,鬥誌不息才能一往直前; 者:自由,力量,道家無為,道法自然; 皆:直覺,以心為念; 陣:奇門遁甲,五行幻化; 列:道心,道心維堅; 在:對能力的控製,絕對掌控; 前:光明的境界,萬邪不侵。

青色光圈和妖猿形成的對峙還在持續,不過青色光圈失去了後繼之力,終究也比不上有後繼之力的妖猿。頃刻之間,青色光華消失的速度加快了,已經到了消失的邊緣。就在此時從霸羽的體內又爆發出兩束青光,直射兩隻妖猿。得到補充的青色光圈猶如久旱逢甘露的土地,甚是歡快。本也是到了不堪一擊地步的妖猿再也承受不住那種威壓了,屈服,對就是屈服,那種麵見皇者才有的壓力在那刻油然而生,也是不可抗拒的,就是如此兩隻妖猿低下了高貴的頭顱。

琅琊三君和四大護山神獸見到這種情況,憑借他們的豐富閱曆不難看出妖猿已經臣服。四大護山神獸心中充滿驚奇的離開了,不過心中有一種慶幸的感覺,“在以往幾萬年的時光裏幸虧沒有惹上魔荒一族,不然可就虧大了。”

琅琊三君互看了一眼,臉上莞爾,器玄子抱起霸羽就飛走了,陣丹二君則是一臉不爽的拖著昏迷不醒的妖猿向琅琊山的方向飛去,臉上那種不樂意的感覺甚是可人。

然妖猿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