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嵩山(1 / 2)

華夏五嶽,威震天下,中嶽嵩山更是五嶽之首,北瞰黃河,南臨穎水,俯視汴梁古都,其上有一所寺廟,名為少林寺,傳承千年而香火不斷,在曆史上留下了最為輝煌的一筆。

嵩山險峻,萬千山峰連貫如龍,猿啼虎嘯之間更有悠揚的鍾聲久久回蕩,循著鍾聲的方向,可見那群山之中紅磚閃耀,金瓦連綿,佛道氣息彌漫天地,那便是少林寺的所在了!

嵩山少林寺傳承千年,占地規模極大,正山門高處有一塊鑲金的牌匾,上寫“少林”二字,乃是太宗皇帝當年親自禦賜的牌匾,但是經過千年的演變,到了現代,世人皆認為少林寺不過就是求神拜佛,彙聚信仰的一個地方,除了有空過來燒燒香也就沒有什麼新奇的地方了。

其實不然,在少林寺中有一處神秘的院落位於嵩山的深處,名為“文殊院”,這座文殊院從少林寺誕生就一直存在,隻是從來不被世人所知,除了曆代的少林方丈有資格進入之外其他人是根本不能靠近的,因為“文殊院”中不僅供奉著從達摩祖師到如今曆代方丈坐化後的“舍利子”,更神秘的是,少林寺的所有武功心法全部都封存在這座神秘的文殊院中,而我們的故事,也就是從這裏開始的......

“喝!”

一聲怒嘯,風雷皆動,文殊院中那顆聳立的萬年青搖曳之間落下蔥蔥翠綠,無盡的樹葉好像被狂風驅使著一般在空中飛舞著。

萬年青之下,少年裸露著上半身,如瀑的長發披散在腰間,正在大口的喘氣,兩條胳膊如虹龍一般壯碩,他的拳頭深深的陷進了硬厚的樹皮中,砸出了一個恐怖的大洞!

他叫嶽浩,自幼父母雙亡,年幼之時就被雲遊在外的少林方丈無塵禪師帶入少林寺修行,成為了一名俗家弟子,細細算來已經二十年了,二十年來,嶽浩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無塵禪師不允許少林寺的其他人知道嶽浩的存在,因此除了待在文殊院中練武,他與虎豹為友,與猿猴為伴,雖然會說人話,但是更能聽懂獸語。

“阿彌陀佛,好內力,嶽浩啊,看來你已經將易筋經的心法修煉到極致了啊!”

微風拂麵,佛號輕吟,一個慈眉善目的老和尚悄無聲息的出現在了嶽浩的身後,他須發皆白,僧袍顯得老舊,但是身上那股佛道的禪理卻彌漫四周,好像一尊金光閃耀的活佛,他就是無塵禪師,嶽浩的師傅!

“師傅!”

嶽浩聞言驚喜的轉身,恭敬的走上前並且雙手合十彎腰行禮道:“阿彌陀佛,師傅,您怎麼來了?”

無塵禪師慈祥的看著眼前的嶽浩,赤裸的肌肉鼓起,黑發披散之間有無形的威勢彌漫,眼若皓月,滿意的點了點頭,不由的伸手拍了拍嶽浩的肩膀,感慨道:“當年達摩祖師曾經有言,非根骨奇佳之人不能修煉易筋經,當年為師耗費了十年的時間才參透其中的奧義,可是你竟然隻用了短短的三年便能擁有如此強勁的內力,好,好啊!”

武學一路何其艱難,由外而內循序漸進少不了數十年苦修,一般人學武最少需要十年築基,苦練外功招式才能形成內力,爾後修煉內功心法積蓄內力衝破桎梏,將內力與身體融會貫通,揮發自如,而嶽浩如今卻早已踏入了這個層次。

但是這個時候也需要內功心法的輔佐,一般修成了內力之後就可以修煉內功心法,因為內力在身體中是沒有主導的存在,需要心法來引導它們的力量,換句話說,心法就是控製內力的中樞,一旦頻繁的運轉,中樞支撐不下內力,人就會力竭而死。

聽到師傅的表揚,嶽浩不好意思的用手撓了撓自己的後腦勺,說道:“承蒙師傅不棄,苦心指導弟子二十餘載,弟子不勝感激!”

“阿彌陀佛,細細算來二十餘載了,如今為師也沒有什麼可以教你的了,徒兒啊,你可以下山了!”無塵禪師意味深長的說道。

嶽浩聞言大驚失色,直接跪倒在地,說道:“師傅,你這是要趕我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