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典當行的幕後操控者、窮凶極惡的黑勢力、現金充沛的私企老板、甚至一些依靠職位實行特權合作的政法機關人員,都是這群放貸洪流中的組成部分。他們分散在城市的各個區域,滲透到不同的行業,甚至將觸角伸向了長沙以外的其他城市。
在國家宏觀調控,對發放銀行貸款銀根緊縮的時下,在民間龐大的資金需求市場麵前,他們以不同的方式糾結在一起,麵對急需資金卻又苦無門路的小私企老板、個體商戶、或者包工頭,他們不知不覺被高利的誘惑所俘虜。一個龐雜的生態鏈由此結伴而生。
利息再高也有很多人冒險
經過李帥的介紹,在答應保密的前提下,李帥介紹他的小弟——高田給我認識。高田畢業於長沙某體校,學柔道在他身上留下的最為明顯的痕跡便是他因反複摔練與地板摩擦而結成厚繭的耳朵。
身高一米八五的高田雖然對行情早已諳熟,但畢竟入道尚早,手頭資金有限,再加上在業內還沒有建立起一個相對穩定的人脈圈,所以,與大哥李帥相比,他作為專職馬仔的身份就明顯得多。
“放點的利息是根據不同的借款人來定的。”
高田所說的“不同的借款人”包括民營企業、個體商戶、急需資金周轉的個人,以及吸毒者與賭徒。
擅長於搜集信息與調查背景的點師傅會根據借款人的身份來決定放點的利率,相比於銀行貸款的利率,這是相差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暴利。
高田說,“長沙有一個不成文的基本規律是,民營企業的貸款月息是每元0.05以上;個體經營周轉資金的月息為每元0.1以上;個人急需使用資金月息在每元0.2以上或以周為期限的短期檔次息,周息每元0.1以上。這些利息的調整沒有具體的標準,即便同一性質的借款人借取相同的金額,兩者的利息也可能會有明顯的差距。對不同借款人的利息都是保密的,這是行業內的規矩,而且不同的場子規矩也不同,利息都是借款人與點師傅商量後才達成協議的,沒有統一的標準。”
在長沙,除了月息與周息,根據借款人的還款期限,還有日息,日息的浮動範圍一般都在0.2與0.5之間。換成更為直觀的例子是,借款10萬元,每天的利息最高可達5000元,十天便是5萬元,如果是利滾利,那就更多,這其中的伸縮空間沒有參照的尺度,因人而異。而除此之外,其實借款人真正拿到手的現金卻隻有9萬,“這也是我們這一行的規矩,放點之前都得先下油。”高田所說的“下油”便是指事先扣除的點師傅的油水,而這也包括在還款金額當中。
即便利息高得嚇人,依舊有很多人甘冒風險,在一張張隻能證明單純借貸關係卻完全沒有高利貸痕跡的借條上簽字畫押。
平日開工的時候,高田便蹲守在場子裏,除此以外,他的另一份差事便是用他魁梧的身材與力拔山兮的氣力去恫嚇、拘禁甚至毆打拖延還款期限的借款人或其家人。這樣追討債務的方式已經以一種無形的文字寫入了高利貸的生存法則,從借款人在借據上簽字畫押的那一刻起,這樣的警告便已生效。
在高田的印象中,因欠款而招惹血光之災的例子比比皆是。丈夫經商借了高利貸,無力償還跑路後老婆被抓買到洗浴中心做了小姐;賭桌上輸紅眼後借錢未能及時還清,而被挑斷了腳筋,類似於這樣的事例對於高田來說早已不再是什麼新聞,甚至在民間,如此這般的辛酸故事也往往隻能換回聽者的一聲歎息,僅此而已。
也有人在備受煎熬後尋求於公安機關,而更多的結局是公安機關以經濟糾紛為由,不予受理。極為諷刺的是,點師傅卻往往會依據手中的借條將借款人告上法庭,在這樣一種無言以對的境況下,上演著扭曲的事實。
麵對再簡單不過的借條,麵對不能體現絲毫高額利息的借款協議,點師傅也可以理直氣壯地麵對法官,用另一種方式逼迫著借款人,而坐在被告席上的借款人,除了沉默,也就隻剩下了妥協。
“有些人實在沒錢還,殺了他也沒用,那就隻能把他家裏值錢的東西都搞過來,”高田說,“對於我們來說,打官司和打人是一樣的,都是為了討錢!”
借高利貸破產的長沙人
在離開長沙的前一天,我在長沙市高橋大市場的某個茶樓內,我見到了一臉疲憊的李湘國,他一開口就對我說,“借高利貸確實有很大的風險,但還是有很多人願意去擔這個風險,能救急嘛。”李湘國表情舒緩,不停地抽著煙。
李湘國兩年前想接手長沙市雨花區梨托鄉一個瀕臨破產的小型水泥磚廠,因資金短缺去銀行貸款遭拒後經人介紹認識了一名點師傅——放高利貸的人,李湘國向其提出借款意願後,點師傅在當天就提著一袋現金來到了他的住所。
磚廠最終還是縮水賣掉了,但李湘國此時也弄得家徒四壁、身無分文。
李湘國說,“社會上借高利貸的人,尤其是中小企業,他們要求貸款數額小周期短要款急,有著極強的季節性、臨時性,而他們要獲取信用社或銀行的貸款卻相當困難。銀行曆來都是按指令行事,對市場要求反應滯緩,甚至無動於衷,加之手續多,根本難以滿足私營中小企業的貸款需求,對於一些急需資金的人而言,高利貸是他們萬不得已卻又可解燃眉之急的無奈選擇。”
“我當初就是這樣為了救急采取借高利貸,所以才導致現在近乎破產。”他停了片刻,補充道。
體製外的草根金融體係有著它獨有的遊戲規則,這些規則沒有白紙黑字的條文框定,但卻約定俗成般的規範著秩序,它就像一條無形的利益準繩,所有參與其中的人都無法與其抗衡。這裏麵充斥著日進千鬥的金錢神話、充斥著窮追不舍的血腥搏殺,當然,更多的是圍繞著高額利潤所滋生的人性糾纏與道德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