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的收益
“信息化支撐和引領企業發展”是湖南同力執行兩化融合的戰略目標。通過建設一個市場網絡體係(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交易拆解市場體係),建立兩個中心(再生資源現代物流中心和再生資源信息中心),發展三個示範區(報廢汽車及裝備回收拆解再製造示範區、電子廢棄物加工處理示範區、國外廢七類物資進口定點加工拆解示範區),創立四個平台(公共服務平台、公共環境保護平台、高新技術應用、研發、孵化平台和金融服務平台),尋求五個創新(體製創新、機製創新、金融產品創新、科技創新、服務管理創新);實現一園(汨羅循環經濟再生資源生態工業園),一所(中國再生資源交易所),八個精深加工工業區(有色金屬精深加工區,不鏽鋼精深加工區,橡膠、塑料、紙精深加工區,稀貴金屬回收精深加工區,電子廢棄物處理加工示範區,報廢汽車及裝備拆解再製造示範區,新材料生產加工和高新技術應用孵化區,國外廢七類、廢十類物資進口加工拆解區);經過10年左右,打造回收、加工再生資源年經營300萬—400萬噸,再生資源回收交易規模300億元以上,精深加工工業產值300億元以上,再生資源交易所現貨、期貨交易規模在500億元以上,總目標為1000億元產值的完整的再生資源產業鏈和產業集群。
截至目前,湖南同力已規劃並逐步實施了信息化在研發設計、生產過程、企業管理、供應鏈管理等單項關鍵業務環節的應用,園區信息化管理正在建設中並已實現部份功能。通過實現信息化和工業化業務融合,湖南同力實現項目內信息通暢、資源共享、市場經營規模從2010年的1.2億元到2012年可實現11億元;物流量從2010年17萬噸到2012年增加至42.8萬噸;同力電子回收四機一腦從2010年32萬台到2011年增加到118萬台,2012年具備了200萬台的回收拆解能力。
以信息網絡為紐帶,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產銷有序、降低成本,進而實現拆解處理企業內部從原材料回收入庫、生產(拆解分揀、初/深加工),到拆解物出庫(銷售或轉移處置)的全流程、規範化、計劃性管理和控製,顯著提升管理水平,並填補了國內同行業信息化管理的空白。不僅能提升公司的競爭力,通過信息化渠道還在最大限度上加快了電子廢棄物的流通,使再生資源流通周期縮短,企業業務流程優化;降低了運輸成本,避免了汙染源的擴散,節約了生產成本,增加了企業效益。同時可以給湖南同力帶來無盡的益處,為行業曆史性的變革提供技術支撐和標杆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