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越來越深入地加入了國際經濟體係,目前已經成為令世人矚目的國際貿易大國和引進外資大國,出於數據缺乏等諸多原因,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狀況卻一直沒有受到應有的關注。本節基於首次公布的2003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的結果以及此前有關部門估算的數據進行研究後發現,經過25年的發展,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還處於初級階段,目前在國際直接投資市場上的地位還很低,滯後於國內經濟發展的整體水平。
一、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現狀
根據商務部《2003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非金融部分)》發布的數據,截至2003年年末,中國共有2000多家境內投資主體在世界139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直接投資。2003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淨額為28.5億美元,這一流量相當於中國1982年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的65倍,相當於1990年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的3.4倍①。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的高速增長導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迅速擴張,截至2003年年底,中國累計對外直接投資淨額332億美元,相當於1985年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的253倍,相當於1990年的13倍①。
從對外直接投資的國際排名來看,也可以看到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成績不俗。在基本上由發達國家壟斷的國際直接投資市場上,經過短短二十多年的發展,在196個國家和地區中,中國投資流量的位次穩中有升,投資存量的位次大幅度提升,目前無論是流量還是存量,排名均在第20名上下。從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內部來看,2003年,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僅次於亞洲“四小龍”和俄羅斯,成為受世人矚目的新興的直接投資母國。雖然受到數據來源口徑不一的影響,這些數據不完全可比,但仍然可以昭示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在短短20餘年裏的迅猛發展。
此外,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行業結構和地域流向,以及境內主體和投資方式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多元化②,表明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在規模擴張的同時,結構也在不斷優化。
二、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差距
盡管對外直接投資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現狀與直接投資大國的距離還相當遙遠,這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麵的比較看出來。
(一)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在世界直接投資市場上的地位偏低
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在國際直接投資市場上占絕對的主導地位,無論是直接投資流量還是存量,其份額都在90%以上。2002年,全球100個最大的非金融跨國公司中96個來自發達國家。其中,美國獨領風騷,占據了全球對外直接投資的1/5,歐盟國家占據了近50%的份額,日本占有約5%的份額,美日歐三者合計占到了全球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的近85%,存量的近80%。可見目前的世界直接投資呈現出不太平衡的三極化的格局,少數的發達國家一直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在全球範圍內收獲資源最優配置所帶來的巨大利益。
盡管從前麵的分析看到,中國的國際排名還不算太落後,但如果考慮到各國對外直接投資規模的巨大差異,則前述排名就顯得黯然失色了。2002年,全球100個最大的非金融跨國公司中中國企業榜上無名①。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發布的2004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與世界最大的直接投資國美國相比,2003年,美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和存量均相當於中國的50倍之多。2003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分別相當於全球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和存量的0.47%和0.45%,相當於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和存量的8%和4.3%。因此,無論是立足於全球還是立足於發展中國家來看,中國在其中所占的份額都是偏低的。從對外直接投資份額的變動來看,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在世界直接投資市場上的地位在20世紀90年代前半期達到高峰,隨後的近10年裏不僅沒有取得突破,反而有所下滑。事實上,1991~2003年間,除個別年份以外,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規模始終徘徊在30億美元的邊緣,未能取得重大進展。由此可見,經過了快速增長的起步階段以後,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進入了一個調整時期,如何取得投資規模的突破,順利進入起飛階段,是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麵臨的重大挑戰。
(二)中國企業缺乏“所有權優勢”,未能充分利用“區位優勢”,距離對外直接投資大國的差距在擴大
鑒於前述對於直接投資份額的比較容易受到母國經濟規模的影響,聯合國貿發會議於2004年的投資報告中設置了對外直接投資績效指數(OND),該指數可在控製經濟規模變量之後反映一國或地區在世界直接投資市場上的真實地位,計算公式如下:
在控製了母國經濟規模之後,OND的差異反映的是其他因素的作用,其中主要的因素包括“所有權優勢”和“區位優勢”。所有權優勢即跨國公司在創新、品牌、管理與組織能力、信息、資源以及規模和網絡等方麵的優勢,通過對外直接投資,跨國公司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優勢,獲取更多利潤;區位優勢即母國或東道國為貨物和服務生產所提供的各種經濟條件,如市場規模、生產成本、基礎設施和技術工人等。雖然OND沒有區分這兩種因素的影響,但是總的來看,在經濟全球化的競爭壓力之下,所有權優勢和區位優勢都驅動各類公司進行對外直接投資,以期利用全球化生產網絡和經營戰略來增強競爭優勢,實現利潤最大化。一般地,OND大的國家和地區對兩種優勢的利用更為充分,即直接投資的績效高。如果某國(或地區)的OND為1,意味著該國(或地區)對外直接投資的績效達到世界平均水平;如果某國(或地區)的OND大於1,則意味著該國(或地區)對外直接投資的績效高於世界平均水平;反之,如果某國(或地區)的OND小於1,則意味著該國(或地區)對外直接投資的績效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從理論上說,發達國家有較強的“所有權優勢”,因此對外直接投資績效要高一些。當然,對外直接投資績效還受到一些特殊因素的影響,如母國經濟規模、經濟政治環境和政策以及對外直接投資的曆史,一般來說,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國內經濟規模較大的國家OND較小,國內管製程度較高的國家OND較小,對外直接投資曆史長的國家OND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