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輪椅上也一樣能看世界
聚焦
作者:金朝暉
一直想寫寫他們,這些照片上,坐著輪椅出遊的人們,我和他們在旅途中相遇,他們帶給我此生難忘的記憶。
最上麵這張照片,攝於羅馬機場,多麼快樂愜意的一張臉,剛抵達意大利的我,隨手摁下快門。第二張和第四張,是去年在英國約克大教堂拍的,其實不僅在教堂,英國許多景區、公園及一些大型購物中心裏,坐輪椅出行的人們都很多,有中老年人,也有年輕人,輪椅上的他們那麼隨性、自然,你絲毫感覺不到麵前是需要去同情的生命。正中間這張照片,拍攝地點是台北的野柳國家地質公園,幾位坐在輪椅上看風景的長者讓我想起父親,父親有多久沒有遠行了,每次動員他一起去旅行,他總強調腿不行,走不了遠路,父親的關節問題是老年人常見的膝關節退行性病變,需要靠拄拐杖來支撐身體的負重。每次約父親出門,父親總堅決搖頭,所以想著這篇文章登出來, 一定要先拿給父親看,要對他說:坐輪椅吧,我推著你,一樣能看到如畫的世界。
還有下麵兩張照片,是專門供坐輪椅的人們上下樓梯的設施,一張是在瑞士境內列支敦士登公國一個郵票博物館裏,另一張是在聖彼得堡的冬宮博物館。那是兩年前,當時看到這個設施挺新鮮,一個折疊電動平台,使用時放下來,輪椅騎上去,按一下電鈕,這個平台就會緩緩地幫助輪椅上的人上樓了。類似的“無障礙”設施在發達國家時有所見,比如殘疾人洗手間,隻要是公共空間就一定有殘疾人專用的,國內可能隻在機場、高鐵和一些大型醫院及高檔酒店裏能見到;還有停車場,在大型景區和街區,都有殘疾人專用車位,比普通車位寬出許多,位置也是最方便出入的;還有不少公共空間的電梯也都在較矮處設有扶手和按鈕。幾年前去日本,感覺和英國一樣,有太多坐輪椅的人,地鐵、百貨商店等幾乎都有供輪椅行駛的緩坡,電動車還可以直接開進電車。曾經想過,可能日本、英國等海島國家氣候潮濕,所以得關節炎的人多,後來看到一組數字,我國殘疾人占全國總人口的6.34%,總數達8296萬,肢體殘疾大概要占到4000多萬;日本殘疾人占比是5%,肢殘者在300餘萬,這裏還想補充一句,在日本,殘疾人被稱為“障礙者”,我喜歡這個更人性化的稱呼。
看來還是我國殘疾人數量和占比更高,可為什麼感覺是他們人多呢,直接原因就是我們的殘疾人朋友都躲起來了,而他們的都走出去了。方便的無障礙設施、身殘心不殘的觀念,讓他們具備了正常生活的內外條件,起碼從環境上,我國離“殘疾人天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坐在輪椅上也一樣能看世界,這是我自己在2014年的一個特別心願,就是帶父親遠行,去幾個他想去的地方,讓我和他的人生都沒有遺憾。